星期一, 三月 29, 2010

darjeeling与邮路

darjeeling/大吉岭这个喜马拉雅山下的小镇子却有这一个世界遗产Darjeeling Himalayan Railway。英国人在19世纪末期建设了这条充满的展线和爬坡的窄轨铁路,也把帝国的触角伸到喜马拉雅山下。很小的toy train从平坦的恒河河谷行驶不到一百公里就爬升到了海拔两千多米的大吉岭,而大吉岭100多公里外就是西藏的南部要卡亚东。刚看了央视所拍的中国邮政史纪录片国脉所系(http://www.youtube.com/watch?v=jrasb8s1mzw&feature=related),里面讲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西藏直到解放后还是借助驻藏的印度客邮来和内地通邮。邮路是拉萨-亚东-大吉岭然后通过铁路和海运到香港,看关于西藏十月事变那些被缴械的川军也是从这个路线而不是川藏线回国的,所以那时候一封信上有人民邮政,西藏地方邮政,印度邮政三种邮戳和邮票。而西藏通邮的开始也是从有了铁路支持的英国入侵亚东并随军设立邮站开始的,甚至在签订印藏条约后英军撤出后,驻藏大臣还要求英国邮站留下来,因为从川藏驿站到北京要一个半月,而从亚东大吉岭到香港转至北京才要29天。此事也在后来西藏十月事变,中藏谈判中发挥了作用,据说中国谈判代表和中央政府的通信联系完全处于英国邮政的监视下,这样的谈判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而在辛亥革命中断大清政府短暂的川藏邮路建设后,流亡印度归来的十三世达赖喇嘛立刻学习英国设立了西藏地方邮政,邮路也依然经亚东,大吉岭连接入印度邮政体系。而此片却较为客观的评价了十三世达赖设立地方邮政的意义,这无疑是西藏现代化进程的一步,只不过这次的现代化不是东方化而是西方化。其实这个的解释可以用在西藏也可以用在外蒙,新疆,做为一个民族,学习最先进的文化技术是其自身生存发展的必须,那么对其背叛宗主的道义谴责就有些无力了。所以解决这类问题的核心是主体民族的竞争力,没有技术和文化的吸引力是不能妄求其他民族的向心力。
西藏民主改革后人民邮政取代了西藏地方邮政和印度客邮,并把邮路开向了西藏各个角落,而最近开通的进藏铁路又给西藏邮路带来了新的选择。而BBC恰巧之前拍摄了一部关于Darjeeling Himalayan Railway的纪录片(http://www.bbc.co.uk/programmes/b00qvk99),100年前的窄轨,100年前的火车,甚至同样100年前的蒸汽机以及沿路同样质朴的铁路员工和靠头顶肩扛谋生的脚夫。而喜马拉雅山这边则是准轨桥洞相连的青藏铁路,虽然是美国但却一样驰骋的NJ2机车,以及记忆中载我去拉萨火车站那位谈吐颇有些粗俗的藏族出租车师傅。在这种对比中西藏的未来似乎清晰了起来,虽然可能会背离某些高等人的香格里拉设想。而十四世达赖西方化的倾向估计也不会得到像十三世达赖那样的评价了。

星期五, 三月 19, 2010

城里的一天

http://picasaweb.google.com/yenite/SFAcademic#

8点,和上班的人群一起挤上caltrain最靠前的自行车车厢,打开netbook看NHK的纪录片,等待一个小时后三藩。

9点,山地车滑行在Panhandle公园的树荫中,虽然并没有吃到mama's有名的早餐,身体却充满了城市的喧嚣。一个女孩越我而去,也许一辆fixie会更应景。。。

10点,立在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门外free day等票长队中,祈祷能拿到planetarium的pass,三藩的闲人就是多。

11点,步行在巨大的热带温室中,穿花蛱蝶扑面而来,以及各种丑陋的、艳丽的蜥蜴青蛙们蜗居的小笼子。

12点,n多小tank的aquarium横亘在地下,见到了以前只能在银幕上看到的生物,

1点,在号称既organic又nature friendly 的cafe里面被宰,三番是liberties的聚居地。。。

2点,美国人了无心意的追随达尔文的足迹不断重复的探访加拉怕格斯群岛,收集的物品成了科学宫里面内容最匮乏的一部分

3点,终于进入planetarium,片名是jouney of star,实际是纽约那个自然博物馆做的,中途我迷糊来着,看来当年没去看自然博物馆的show是正确的。

4点,来到科学宫引以为豪的green roof,边上有个老美说如果外星人来这肯定比较亲切。。。

5点,骑车来到海边,看到郁金香加风车的无敌景致。在沙滩上,海浪卷来,给我的爱车留下一片海草以及我湿透的鞋子作为纪念。

6点,飞速爬上sunset,沿着geary冲,为的是城里的晚餐和啤酒

7点,跟师姐聊十多年前的浦口出来的那些人和事,发现自己还是很傻很懒惰

8点,United Square 还是熙熙攘攘,沿着geary往回奔,继续排队,期待能买到一张在美国日本城放映的陆川拍的南京南京的剩票

9点,填写观影感受,尽管我一部亚洲电影节的片子都没看过,继续,仔细阅读队伍中某人散发的反战宣传单

10点,刘烨的故事,装帅装痴,陆川还是太稚嫩了,扛不起来这么沉重的题目

11点,日本人的故事,中国人还是没强大,还不足以去诉说一个强者的脆弱

12点,从日本城到caltrain车站,一路向下穿过无数个红绿灯,用时8分钟,提前10分钟赶到caltrain,喜欢城里的路灯

1点,在逃票和查票的争吵中瞌睡,晚上的caltrain带着寒意

2点,骑车走过今天最后的3mile,黑漆漆的街,镇子就是镇子,哪怕是很大的镇子

星期四, 三月 11, 2010

老饕记之芥末

处在痛苦的减肥中,那些山珍美味似乎也要离我而去。俺又不想亏待自己的消化系统,想来想去只好去品味日本美食了。去了这边有名的日本超市Mitsuwa,果然是很是正宗。大部分服务人员都是日裔的,身边围绕着日语请你品尝样品,我现在还记得那个素鸡浓郁的香味。店里面蔬菜水果虽然比中国店稍贵,卖相确实格外可人,味道也不错,刚才的香菇青菜不经意中蘑菇被我先吃完了,只留下青菜了。买了生鱼片,寿司,自然没忘了顺道带上一瓶日本芥末酱,赶快回家大快朵颐。日本店的寿司真精致,装寿司的盘子都很好看,饭后拿在farmer's market新买的核桃沾着plain yogurt,又得浮生半日闲。这还是我在美国第一次买带壳的核桃呢,还费我找个了精巧的工具-笔记本电池-把壳敲开。。。
http://picasaweb.google.com/yenite/Sushi#

记得小时候妈妈把无色的芥末油放在凉拌菜里面,我却不是很感冒。真正喜欢上芥末是市面上出现一种叫芥末小生的芥末粉包花生的零食,嗜食花生的我自然也要试一试,绿色的花生满搞笑的,可两粒下嘴已经辣的不行,我又怎可放弃,继续吃,那种挑战之后的刺激很让我爽了一把,自此就喜欢上了芥末,写到这我嘴又分泌唾液了。且慢,这个芥末真的跟小时候的芥末油是一个东西么,虽然我一直都这么认为,但考察一番却发现我的无知。
这边管日本的芥末酱都叫Wasabi,很好念的名字,日语里面是ワサビ(山葵)。其实山葵(十字花科植物,学名Wasabia japonica)才是Wasabi的本意,山葵的根部经过研磨成粉就是日本芥末。事实上因为山葵养殖加工不易,现在市面上以及大部分寿司店里面的Wasabi都是用另外一种十字花科植物辣根(Armoracia rusticana)加上绿色颜料制造的,悲哀。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Wasabi_by_EverJean_in_Nishiki-ichiba,_Kyoto.jpg

那么芥末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其实很简单芥末是芥菜类植物种子的粉末,这个东西倒是东西一致,英文叫Mustard,就是热狗里面那种黄色的酱,而英文里面
Mustard is a condiment made from the seeds of a mustard plant。。。就是小时候的芥末油就芥末籽经过蒸煮过的产品,其味道比西方的Mustard不知道要强烈多少倍。人类最早大规模制造和使用的化学武器就因为其黄色还有类似芥末的气味被命名为芥子气(mustard gas),食品和毒品真是一墙之隔阿。不过这芥菜类植物(mustard plant)又是啥呢,是能产能有辣味种子的十字花科芸苔属和白芥属的一些植物,这不是循环定义么。中国的芥末就是一种芥菜的种子,英文叫Brown mustard,学名叫Brassica juncea,大家应该都吃过,没吃过?吃过芥菜的变种没有,榨菜,雪里蕻通通都是,我想这回应该都吃过了吧。因为这类植物在旧大陆的广泛分布,芥末也就成了东西方美食中通用的调料了。

星期一, 三月 08, 2010

NHK 食物与文明 纪录片

最近下载了NHK食物与文明系列纪录片,这个食物与文明系列其实是我冠名的,实际上是NHK从1985到1992期间探索世界各地文明与食物的三个系列。NHK 的纪录片主题总是宏观如最前面的序,5万公里之旅...但细节却依旧充实。把每个镜头组装起来的过程就暗暗伏下了最后的那个大视野的角度。而NHK又往往能找到常驻当地做研究的日本学者,胸怀世界当是大国胸襟。作者满可以用大量的素材去填充每个文明或族群的饮食构成,而对一个代表性主食的源流娓娓道来则更让人觉得通透。当然主角之外的配角往往是带过而已,还可吸引我们自己去寻找相关的资料,这也许就是纪录片的意义吧。不过前面食物和文明的世界群像系列毕竟太过梗概了,不知道NHK是不是为了弥补,就有了人类以何为食系列来介绍一些辅粮和瓜果。当然也不能把渔民遗漏了,其实渔业对整个人类来说所占比重较少,而渔业的方式也较接近,所以最后河海猎人的系列有些特色不清,但对于日本人来说就完全不同了。这一系列纪录片虽拍摄于二三十年前,资料尚有不足之处,但其内容放在现在也毫不过时,只是不知道马里人改种水稻后现在的命运又如何?

下面是这一系列纪录片的目录,verycd上刚好有新资源。

食物和文明的世界群像系列(食と文明の世界像)5集 发行时间1985年
(序):食物的起源~5万公里之旅
(1):一滴血也能利用~肉
(2):一粒麦子的华丽变身~面包
(3):游牧民族的遗产~乳制品
(4):安第斯的礼物~马铃薯
(5):亚洲巨大的恩赐~稻米

人类以何为食系列 (人间は何を食べてきたか) 4集 发行时间: 1992年
(1):糯米~降临大地的神的食物
(2):西瓜~沙漠居民的水瓶
(3):玉米~印第安的伟大遗产
(4):杂谷~热带草原最后的礼物

河海的猎人们系列 (海と川の狩人たち) 4集全 发行时间: 1992年
(1):在灼热的大海追逐鲸鱼~印度尼西亚-伦巴他岛
(2):热带草原的移动渔民~非洲-尼杰鲁山
(3):珊瑚礁的海上人家~南太平洋-曼多古岛
(4):被鲑鱼引导的北方民族~加拿大-北美大陆

星期五, 三月 05, 2010

电影单子

在豆瓣上发现了这个,靠评价分数来排名的rank
http://www.douban.com/doulist/240962/?start=0
好玩,一看第一名就是Planet Earth,哈,看来跟全球高清光盘销售量一致阿。

看了一下名典里面的片子,发现凡是分数高而评价人数少的,比如评价人数在5000以下的都是小制作文艺片,即所谓小资/装B电影(这里指特B的那种,因为本身豆瓣已经是小资聚集之地了),而这类电影的观众群会习惯对这类电影打高分,但他们的评价却不会促使更多的人去观看这些电影。实际上这个rank本身已经剔除了评价人数小于1000的片子。但有个另一个单子是评价人数介于200到1000人的,这可算是真正冷门片子了,不过这些冷门片子的评分却大都在9.0以下,说明看这些片子的人不会现实出自己的偏好,或者本身这些片子就不好,即使8分也是偏好所致,因为大多数片子俺都没看过,所以无法评价。而小于200人评价的最冷门片子却有人给出高分,不过人数太少不好说啥。。。
又发现我这个绝少看电影的人居然看过超过半数的影片,而这些片子又极大的涵盖了我看过的(国外)电影,说明大众(或者说高校ftp)主宰了我要看什么片子而不是我的兴趣和意志。因为同样的纪录片rank,我就有很多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