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 Why the west rules for now 提出了如何认识我们的历史,那个曾经落后和封闭的文明?想起了葛兆光先生在祭罢炎黄祭女娲的历史造神运动,人们都喜欢那些新锐的观点。这里借着近来一些考古新发现,就如何认识我们“自身”文明说点不那么令人兴奋的观点,或者说在独立性与交流之间协调一下。
先列几个数字
Cultivated plants,
水稻 湖南玉蟾岩, 12~10kaBP
粟 河北磁山 8kaBP
http://www.jstor.org/stable/10.1086/659308
中国显然是畜牧和种植的发源地之一,因为处于最东端,中华文明表现出来的独特性也更明显,
但是不代表中国就是跟整个欧亚大陆是隔绝的,也不代表那个时代黄河中游某个文明就是中国文
明。在相对封闭的地理区域内东亚先民在从北至南的辽河流域,黄河上游,中游,下游,长江中
游,下游,西江流域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农业文明,代表就是粟类旱作农业和稻作农业,注意以
上列举的这些地域再很长时间都是相对独立,比如新时期时期黄河中上游罕见稻作农业遗迹,但
是这并不妨碍区域内文化技术的交流和融合,商周之后水稻旱作已经在黄河中上游出现。发源地
更远的小麦至迟2000BC也传至中原,之后还有青铜和铁的冶炼技术,这种持续不断的继承,融合
与发展造就了中国文明在秦汉时代的异军突起。实际上类似的形式也出现在其他地域,比如新月
富地是小麦/大麦的发源地,而很重要的牲畜- 马最早由新月富地北边乌克兰草原上的古人所驯
养,这样的马以及马车(chariot) 大概用了一两千年才先传到较近的中东地区,又过了大概一两
千年才传到黄河流域,你可以找埃及新王国时期壁画上的chariot和西周墓中出土中国战车比一下
。其他如安纳托利亚高原上赫梯人的冶铁技术,尼罗河流域的犁耕等都先扩散到了古时的交通枢
纽枢纽然后又过了一两千年才传入相对遥远的中国。难道因为这些技术都比较早的传入新月地区
这个欧亚十字路口之后又继续散播到世界各地,我们就把赫梯,高加索,尼罗河等诸文明统统算
作新月地区文明的后裔么?如果真如此我看把中国古代文明纳入新月地区也没有什么问题,因为
春秋时期的中国人就在用牛耕方式种小麦,站在两轮战车上打仗,后来也一样进化到用铁刀打仗
。
上面的命题显然是错的,文明所以能交流是以独立性为基础的,以铁器为例。出土自中亚到新疆
的铁器不少比中原地区的最早的铁器还早,这部分证明了铁器西来说。铁器传入后融合了中国本
地烧造陶器和青铜的技术,至汉朝中国的铁器就已经领先世界了,这时新疆出土的铁器就以中原
的样式为主了。地理上的阻隔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独立性,进而给了某些技术和文化发展的空间。
中国境内也是如此,可能因为靠近草原通道的原因商代中原地区的青铜工艺就发展到了很高水平
,也可能是这个原因让中国大地上产生了第一个范围跨黄河长江的文明中心,而此时稍显落后的
长江下游地区土著却无奈的继续玩弄着陶器烧造工艺,可为这种为这种低级材料发展出来的高温
技术却成为后来冶铁和瓷器的源泉。这种相对独立的背景下发展出来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和文化
(也许还没来临)之后又和欧洲文明交汇碰撞引发了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而地理大发现本身
也是交流的扩展,美洲独立发展出来土豆玉米辣椒等作物在全世界的传播也深深的改变了几乎所
有人的饮食。这个世界上的诸文明就是这样既独立又联系的创造了我们全人类的物质和文化。其
实类似的形式在今天也一样,一方面是要加强文明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是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否则交流什么呢?生物界的多样性都被保护了,文化上的多样性却往往被人忽视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