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蹦出个念头,似乎中国历史上的农牧分界线发生过扭动。
之前大多数研究都在研究农牧分界线的前后推移,但是分界线的方向呢。
一般认为是与400毫米降水线平行的
但是如何解释东北地区在明清之前并无农业进入呢?
解释这一现象应该是从环境变化,作物栽培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三个角度去解答
如果单纯从气温变化角度考虑似乎无法得到满意的解释
那么是人类适应寒冷环境的能力提高了?
可是东北地区一直有人居住,为何农业文明却迟迟不能进入?
那么作物特征和栽培方式有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种可能是作物的生长季变短并得以适应东北地区
另一种可能是在固定生长季内的产量提高,使人们能够渡过寒冬。
不过这里先放下原因不提,如果在明清之前,也就是东北乃至辽东的农业开发还没开始的时候
那时的农牧分界线是从冀东开始的,而它的走向比现在更偏南北方向
而随着人类对热量条件的适应,这个分界线发生了一个逆时针的小扭动
再追溯到汉唐时期,似乎还存在一个变化,就是农业文明进入河西、河套地区
这是由于灌溉的应用,使得人类在原有条件下在降水界限前推进了一步
这相当于农牧分界线的一个顺时针的扭动
在这之前则是《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的农牧分界线:自碣石至于龙门。
由此看来,似乎这条农牧分界线在历史上存在着方向的扭动
当人类对水分条件的改造或者适应能力提高时顺时针扭动至偏纬向
而人类对温度条件适应力提高时则逆时针扭动至偏经向
如果从气候上解释
中国的降水和气温虽然都是西北-东南梯度的
但是降水因为受海陆分布影响较大,所以更偏纬向梯度
而温度则受太阳高度角的影响,偏经向梯度
所以当一定程度克服温度限制时水分成为主要制约因素,所以农牧边界线变得垂直于降水梯度
而对水分条件的适应力增加时热量成为主要制约印度,边界线则趋向于垂直温度梯度。
暂时有了这个想法,待我有时间再认真思考一下。
不过对于上古时代的辽东地区的红山和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这两种边缘地区的农业文明的分析是否也可从这个角度出发研究人类的发展过程呢?虽然我现在也觉得是环境变迁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赫赫,胡乱猜测的
2 条评论:
整天思考地球的人好宏观,好有气度啊!
我在我blog里点你名了,你快来回答问题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