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老板问有没有人提交abstract to AGU 2007 Fall meeting,所有费用他出
俺这正好有以前的陈芝麻,但想想似乎这不是跟这边老板做的,就没提
来三藩之前老板突然问,你是不是提交了abstract,要不要试讲一下
俺说俺没交阿,老板失望之情难掩。。。
结果我来NASA学习,但是这里的人都去开AGU了,我只有在这闲呆着
相去AGU看看,却没交报名费,近在咫尺也不能去,那么多牛人呢,5555
而且发现那帮人的报告内容实在一般
错过了这个大party,而我也干不了什么
也许连着吃了几天的美国式炒饭是老天对我的惩罚吧
我就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喜欢往米饭里面放cheese呢。。。。
今天lab一个人都没有,擅自决定待会去埃及博物院看看!
Rosicrucian Egyptian Museum & Planetarium
www.egyptianmuseum.org/about/index.html
希望老板不要突然过来找俺。。。
星期五, 十二月 14, 2007
重大失误
星期三, 十二月 12, 2007
开始在NASA混
告别冰雪世界来到阳光明媚的加州,爽阿
可惜俺没车,做了1个小时的火车+半个小时的步行才来到NASA center
老远就瞧见几个高大的建筑,某些神秘的东西在进行中呢
可惜俺是无缘见识了,本来相混个进入科研区的PASS
一个娘娘腔的亚裔给我解释了一个外国人申请PASS的程序后我知趣的放弃了
来到住地,感觉还不错,50块一晚在湾区算是大deal了,
只可惜没有厨房,俺只好步行1个小时区最近的超市买一周的食物
奇怪的是这里中国人或者说类似中国人非常之多,但却没有俺们小镇上都常见的中国方便食品
比如方便面,方便炒饭之类的,只好搞了面包,沙拉之类的,可怜我的胃口了
而且这里东西比俺们镇上贵多了,路上的好车也多,不愧是湾区阿。。。
提回来快累死我了,看了会NFL就迷糊到早上。
星期三, 十二月 05, 2007
趣文: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趣文,考证甚详,但缺乏物种知识
所以对柰,苹果等物的区分还有含混之处
不过我小时候常吃沙果,也就是柰,也觉得是苹果的一种
但是具体是哪个种属的现在也不知道,待我有时间查一查
还有,不知为何中国的水果多来自于外域,中国之水土气候不适合糖分积累?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
刊《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代苹
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果原非
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苹果的一
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到明朝后期
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婆果,但它与
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一说法是不准确
的。
我们今天日常食用的水果,大多数在中国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名称也很早就见于
史载,苹果的情况则是一个例外。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种属与其十分接近的水果,但苹
果这一名称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究其渊源,苹果是"苹婆果"的简称,"苹婆"起初写
作"频婆",而"频婆"又有过"平波"、"平坡"等同音异写。本文拟从考察"频婆"
果出发,讨论汉语中"苹果"一词的来源,兼为中国古代苹果栽培史的研究提供一些文献
资料,敬待有关专家的批评指正。
本文的题目,是由北京大学历史系罗新先生发现的。2001年4月,罗新先生在阅读傅乐
淑笺注朱有�《元宫词百章》时,注意到其中关于元朝后期"平波"果的一些材料,遂由
此就中国苹果栽培历史、苹果名称演变等问题,与我在"往复"网站(http:/www.wangf.ne
t)进行了反复讨论。在果树史、农学史、食物史领域,我们都是外行。然因讨论之需,查
阅并搜集了更多的资料,颇有以往专家、论著未曾留意者。后来,我又陆续对这方面的材
料作了一些增补。因此本文实际上也是对我们此前讨论的小结。谬误之处,由我本人负责
。
一
元朝后期的平波果
罗新先生最初发现的材料,是朱有�《元宫词百章》第十首:
兴和西路献时新,猩血平波颗颗匀。捧入内庭分品第,一时宣赐与功臣。
朱有�(1379~1439),明太祖朱元璋孙,太祖第五子周定王朱�嫡长子。仁宗洪熙
元年(1425)袭王爵,卒谥宪,故后人亦称之为周宪王。《元宫词百章》是他袭爵前的作
品,完成于成祖永乐四年(1406)[1]
。卷首有题名"兰雪轩"的自序,略云:
永乐元年,钦赐予家一老妪,年七十矣,乃元后之乳母女。常居宫中,能通胡人书翰
,知元宫中事最悉。间常细访之,一一备陈其事。故予诗百篇皆元宫中实事,亦有史未曾
载,外人不得而知者。遗之后人,以广多闻焉。
可知这一组宫词所咏之事均有所本,实有资于掌故考证。正因如此,著名学者傅乐淑先生
曾于20世纪40年代对其进行注释,引史证诗,钩沉抉微,颇多发明。当时这些注释曾在《
经世日报》每周一期的副刊《禹贡》上陆续发表。至80年代,寓居海外的傅先生又将其重
新汇辑刊行,定名《元宫词百章笺注》,收入《清慎堂丛书》。1995年,书目文献出版社
在大陆出版了这部《笺注》。我们使用的就是大陆版本。
对上引元宫词第十首中的"平波"一词,傅先生作了以下笺注:
平波既为时新,其为鲜果也明矣。张昱《辇下曲》:"西番僧果依时供,小笼黄旗带
露装,满马尘沙兼日夜,平坡红艳露犹香。"平坡即平波也。周伯琦《扈从诗后序》:"
宣德,宣平县境也,地宜树木,园林连属,宛然燕南。有御花园,杂植诸果,中置行宫。
果有名平波者,似来檎而大,味甘松,相传种自西域来,故又名之曰回回果,皆殊品也。
"元太医忽思慧《饮膳正要》曰:"平波味甘,无毒,止渴生津,置衣服箧笥中,香气可
爱。"该书胪列一切果品,独无苹果,故平波即苹果之对音,可想而喻。此字尚有其他对
音,如苹婆。总之,皆代表其自外国输入。《辞源・苹果》条:"苹果亦名频婆果,乃产
于美洲,传入中国者。"诚然烟台苹果乃自美传入者,但远在哥伦布到达新大陆时,中国
已植平波矣。此物以高加索以南之东南欧与西南亚为祖家,既名回回果,则由回教国家输
入。甚疑平波乃元时输入中国者,故为殊品。
傅先生这段笺注的内容,可概括为三点。第一,通过张昱《辇下曲》(《辇下曲》载《张
光弼诗集》卷三,共一百首,傅氏所引是第七十首)、周伯琦《扈从诗后序》(周伯琦《
扈从诗》一卷卷末)、忽思慧《饮膳正要》(见卷三《果品》"平波"条)三条材料的旁
证,可知《元宫词》所载元朝后期宫廷中的"平波"水果实有其物。第二,所谓"平波"
,也就是后世的苹果,这个词有时还写作"平坡"、"苹婆"、"频婆"。这表明它是一
种外来水果,其异名是同一外来词汇的不同译写。第三,"平波"是由西方输入中国的,
输入时间很可能就是在元朝。我们翻检了不少述及中国苹果栽培历史的论著[2]
,它们似乎都没有注意到《元宫词》、《辇下曲》、《扈从诗后序》、《饮膳正要》诸书
提到的"平波"果,同样也没有注意到傅乐淑先生的有关考述。最近有学者在研究《饮膳
正要》时,对其中的"平波"果有所涉及,但语焉不详[3]
。而我们从讨论傅先生这段笺注入手,继续查检史料,却发现了更多饶有趣味的问题。
二
从频婆果到苹果
上节所引《元宫词》和张昱《辇下曲》等一共四条提到"平波"果的材料,所反映都
是元朝后期情况,地点为宫廷,广言之或可称为大都(今北京)地区。其中时间最早的一
条材料,是文宗至顺元年(1330)撰成的《饮膳正要》。余如张昱《辇下曲》、周伯琦《
扈从诗后序》,所记载都是顺帝一朝(1333~1368)之事,《元宫词》也是对顺帝时事的
回忆。元朝前期的两部著名农学著作――官修《农桑辑要》和王祯《农书》,皆有果木类
,其中并未言及平波果。元前期所修《元一统志》今存辑本,其卷一《大都路》"土产"
条内也没有提到平波果。由此大体可以推断,平波果是元朝后期新出现的一种水果。当时
有关这种水果的材料,除傅先生所列外,还有个别可以补充者。
一,熊梦祥《析津志》"物产"门中"果之品"首列葡萄,其次为"频婆",注云:
"大如桃,上京者佳"。"草花之品"中亦列频婆,注云:"结子最晚,在御黄子陵(引
者按:御黄子也是一种水果,熊《志》屡次提及。陵字难解),大如桃,味佳。"[4]
频婆,也就是平波。同书"岁纪"门:"八月,……都城当诸角头市中,设瓜果、香水梨
、银丝枣、大小枣栗、御黄子、频婆、奈子、红果子、松子、榛子诸般时果发卖。"[5]
频婆名列于八月的"时果"之中。《析津志》是元顺帝时熊梦祥编纂的一部大都方志,原
书久已散佚,1983年始有辑佚本出版。因此傅乐淑笺注《元宫词》时虽然注意到了"频婆
"异名,但却未能引用《析津志》当中的有关材料。
二,高丽国于元末编纂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描写主人公与友人在大都摆筵席的情
况,称:"外头一遭儿十六�菜蔬","第二遭"是十六碟干果,"第三遭"则是十六碟
水果。水果包括八种,分别是"柑子、石榴、香水梨、樱桃、杏子、苹婆果、玉黄子、虎
剌宾"。[6]
其中提到了苹婆果。因是域外史料,傅先生当时也未能检及。[7]
到明朝,关于北京地区"频婆"、"苹婆"果的记载更多,并且正式出现了 "苹果"
名称,它们显然与元末的"平波"果同为一物。傅先生笺注《元宫词》时,关注点在元朝
,故对元以后的材料未加引述。而这些材料却较早受到农学史、果树史专家的注意。其中
,被引用最多的是万历后期王象晋《群芳谱・果谱》中的"苹果"条:
苹果:出北地,燕赵者尤佳。接用林檎体。树身耸直,叶青,似林檎而大,果如梨而
圆滑。生青,熟则半红半白,或全红,光洁可爱玩,香闻数步。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
,过熟又沙烂不堪食,惟八九分熟者最佳[8]
。
清康熙时,汪灏等奉敕对王象晋《群芳谱》进行增补,撰成《广群芳谱》。其卷五七《果
谱》"苹果"条,于王氏原文之外,又新补三条材料。首引《采兰杂志》:
燕地有频婆,味虽平淡,夜置枕边,微有香气。即佛书所谓频婆,华言相思也。
次引《学圃余疏》:
北土之苹婆果,即花红一种之变也。吴地素无,近亦有移植之者,载北土以来,亦能
花能果,形味俱减。然犹是奇物。
复引曾�《频婆果》诗:
果异曾因释老知,喜看嘉实出京师。芳腴绝胜仙林杏,甘脆全过大谷梨。
炎帝遗书惭未录,长卿多病独相宜。由来南土无人识,那得灵根此处移。
以上三条材料的出处需要略加说明。《采兰杂志》今见于宛委山堂本《说郛》,仅一卷,
作者和撰写年代不详。《中国丛书综录》将其断为宋代作品[9]
,但从这条记载"燕地"频婆的材料来看,似非宋人所能作,疑出自元或明初人之手。《
学圃余疏》当即《宝颜堂秘笈》所收王世懋《学圃杂疏》,其"苹婆果"引文与《宝颜堂
秘笈》本《学圃杂疏・果疏》有关文字基本相同。《学圃杂疏》卷首有作者"自叙",作
于万历十五年(1587)。曾�(1372~1432),江西永丰人,成祖永乐二年(1404)状元
,生平事迹略见杨士奇《东里文集》卷一四《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读学士赠嘉议大夫礼
部左侍郎曾公墓碑铭》。其《频婆果》诗今亦载于隆庆五年刊《盛明百家诗・曾状元集》
,题作《苹婆》,文字小有异同。笔者所见当代一些述及中国苹果栽培历史的专著,追溯
其直接源头最早的,只到王世懋《学圃杂疏》[10]
,而未注意《广群芳谱》所引时间更早的《采兰杂志》和曾�《频婆果》诗,大约是没有
去考察这两条材料的年代。
此外,有关专家未曾注意的材料还有不少。天顺五年(1461)刊行的李贤等撰《大明
一统志》卷一《顺天府》"土产"条,有"频婆、金桃、玉桃",下注"俱上林苑出"。
上林苑是北京郊区的皇家苑囿,频婆果与金桃等并称,大约是作为一种比较高级的水果在
其中栽培的。万历时谢肇�《五杂组》卷十一《物部三》则将"上苑之苹婆、西凉之葡萄
、吴下之杨梅"并列为各地名果。[11]
明末史玄《旧京遗事》:"京师果茹诸物,其品多于南方,而枣、梨、杏、桃、苹婆诸果
,尤以甘香脆美取胜于他品。"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也一再提到频婆果。其卷二
《城东内外》"春场"条记述了频婆(苹婆)果的冷藏方法:
十二月……八日,先期凿冰方尺,至日纳冰窖中,鉴深二丈,冰以入,则固之,封如
阜。内冰启冰,中涓为政。凡苹婆果入春而市者,附藏焉。附乎冰者,启之,如初摘于树
,离乎冰,则化如泥。其窖在安定门及崇文门外。
按"中涓"代指宦官。既云"中涓为政",则所窖藏频婆果,当系供应宫廷食用。同书卷
三《城南内外》"韦公寺"条记载寺南观音阁有"苹婆一株,高五、六丈"。附近又有海
棠树、柰子树各一株,所结果实"海棠红于苹婆,苹婆红于柰子"。卷八《畿辅名迹》"
银山"条则称昌平州玉峰山"山尽石,石尽白,树尽频婆果"[12]
。
也有一些材料讨论到频婆果的来源。较详细者为张懋修《谈乘》卷十一:
燕地果之佳者,称频婆,大者如瓯,其色初碧,后半赤乃熟,核如林禽,味甘脆轻浮
。按古果部无此,宋人果品亦无之,或以为元人方得此种于外远之夷,此亦或然。按燕中
佳果,皆由枝接别根,而土又沙疏,是以瓜果蔬菜易生。若频婆者,得非以林禽核接大梨
树而化成者乎?……或曰:矧如由接而成,何以名频婆乎?曰:此胡音也。……《翻译名
义》云:"频婆此云相思"。是亦夷音耳,燕中名果之义,或亦取此乎?然未闻西番称此
果也。
《谈乘》一书,全名《墨卿谈乘》,共十四卷,刊本罕见,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一二
子部小说类有著录。上引文转录自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13]
。张懋修,隆庆、万历间名臣张居正子,曾因在居正当权时考中状元而引起攻讦。天启时
尚在世,年已八十[14]
。他对频婆果的描述,包括对其来自林禽(按即林檎)嫁接的猜测,都与王象晋《群芳谱
》接近;但注意到这种水果到宋代为止尚不见栽培,认为是元人从"外远之夷"得到的新
品种,并且推断频婆一名为"夷音",皆为王象晋等人所未言及。记载类似说法的还有王
世贞和周祈。王世贞《�州山人四部稿》卷一五六《说部・宛委余编一》云:"频婆今北
土所珍,而古不经见,唯《楞严》诸经有之。或云元时通中国始盛耳。"周祈《名义考》
卷九《物部・频婆》则说频婆果系"故西域种,不知何时入中国也"。
值得注意的是,到明朝中后期,频婆果的栽培已不限于北京,而发展到北方其他一些
地区。记载较多的是山东和河北。《五杂组・物部三》:"齐中多佳果,……青州之苹婆
。"仅就《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来看,其中提到频婆果的山东、河北方志即有九部
之多。列为下表:
方志
卷次
果名
嘉靖《青州府志》
卷七《物产》
苹婆
嘉靖《夏津县志》
卷二《食货志・物产》
苹婆
嘉靖《临朐县志》
卷一《风土志・物产》
平波果
嘉靖《淄川县志》
卷二《封域志・物产》
苹婆
嘉靖《河间府志》
卷七《风土志・土产》
频婆
嘉靖《霸州志》
卷五《食货志・物产》
频婆
嘉靖《雄乘》
卷上《风土・土产》
瓶果
弘治《易州志》
卷二《土产》
频婆
嘉靖《隆庆志》
卷三《食货・物产》
平波
其中年代最早的弘治《易州志》描写频婆果"大如鹅卵而圆,色红碧",是"北果之最美
者",也猜测"名不知何谓,岂种出胡地,流入中国,讹传其音欤?"明末,陕西似乎也
已开始种植频婆果。雍正《陕西通志》卷四三《物产一・果属》有"苹果"条,称"李自
成入关,檄取甚多,民大累,争伐其树,种几绝"。
不过关于明朝的频婆果,有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明人在记载另外一种与苹果种属相
近的古老水果――柰时,提到柰也有频婆(或苹婆)的别名。典型例子是两部科技史名著
、李时珍《本草纲目》和徐光启《农政全书》,其中均无频婆(苹婆)专条,同时却又在
"柰"条下说柰的别名是频婆,将柰与频婆完全混为一谈[15]
。这个说法并不确切。上面所举提到频婆果的九部明朝地方志,除嘉靖《霸州志》外,皆
将频婆与柰同时开列,表明它们不是一回事。《帝京景物略》也同时记载了苹婆树与柰子
树。王象晋《群芳谱・果谱》"柰"条云"柰,一名苹婆"[16]
。但与李时珍、徐光启不同,王氏紧接"柰"条之后又单立了"苹果"一条。显然他试图
区分这两种都有"苹婆"之名的水果,所以才将后者简称为"苹果"。就目前掌握的史料
来看,"苹果"一词大约是王象晋首先使用的。明末方以智在《通雅》卷四三《植物・木
》中:也对李时珍"以频婆为柰"的说法不以为然,认为二者"非一物也"。清康熙帝对
柰属果类下过一番研究功夫。他总结说:
柰有数种,其树皆疏直,叶皆大而厚,花带微红,其实之形色,各以种分。小而赤者
,曰柰子。大而赤者,曰槟子。白而点红,或纯白,圆且大者,曰苹婆果。半红白,脆有
津者,曰花红。绵而沙者,曰沙果。[17]
汪灏等奉敕撰《广群芳谱》,沿袭《群芳谱》分类法,以"柰"、"苹果"并列,指出苹
果与柰"盖……一类二种也"。同时又将《采兰杂志》等三条材料隶于"苹果"条而非"
柰"条,表明其编者认为这三条材料中的频婆(苹婆)果是苹果,不是柰。此后雍正朝鄂
尔泰、张廷玉等奉敕编撰农书《授时通考》,亦将苹果立为专条,载入卷六三《农余・果
一》,所用材料基本与《广群芳谱》相同。可见清人对苹果和柰的区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苹果的名称也进一步为世所知。
清朝的苹果作为北方名果,见于记载愈多。康熙帝不仅对苹果的分类归属作过研究,
还曾设计过"有钱买桃、苹果、梨三色……各价几何"的数学应用题[18]
。他似乎对苹果有特别的喜爱,常用以赏赐臣下。康熙二十二年(1683)出巡山西途中,
在保定府完县接见县学生蔡丹桂,命其讲经,"赐白金五两,金盘苹果六枚"[19]
。二十八年南巡,在宿迁召见前任河道总督靳辅询问河工事宜,"赐贝酪酥糕一盆,苹果
一盆"[20]
。五十二年,康熙帝六十大寿,款待参与庆典的士民,食物中也有苹果[21]
。据乾隆二十九年(1764)所修《大清会典则例》所载,当时北京地区苹果的价格比橙子
和柑橘低,而高于梨、桃、李、杏、柿、石榴等其他温带水果[22]
。文士对苹果的吟咏亦不乏见。厉鹗《樊榭山房集》卷一《友人贻频婆果赋谢十韵》:"
是物幽燕贵,雕盘独荐时。"同书续集卷七《油坊梨》:"北果品最繁,堆盘媚南客。蒲
桃僧眼�,苹婆佛唇赤。"查慎行《敬业堂诗集》卷四一《题侠君�荔�二图》:"尔来
喉吻久枯涩,北果厌摘频婆梨。"出产地区除北京外,仍以河北、山东为最多。朱彝尊《
曝书亭集》卷三七《丁武选诗集序》:"吴、越夸以杨梅,燕、齐夸以频婆之果。"对此
地方志中也有不少反映。仅就两部今人著作所征引的材料而言,提到苹果的清修华北地方
志,北京有康熙《房山县志》、康熙《平谷县志》、光绪《昌平州志》[23]
,山东有康熙《益都县志》、咸丰《青州府志》、光绪《临朐县志》、乾隆及道光《泰安
县志》、乾隆《曹州府志》、康熙《兖州府志》,河北有乾隆《安肃县志》、光绪《邢台
县志》、乾隆《永平府志》、康熙《成安县志》、康熙《曲周县志》、康熙《广昌县志》
[24]
。具体名称或称苹果,或仍称频婆、苹婆。光绪《临朐县志》卷八《风土・物产》还征引
康熙时人张新修的《齐雅》,描述了频婆果运销南方的情况:
频婆……柔脆嫩软,沾手即溃,不能远饷他邦。贩者半熟摘下,蔫困三四日,俟其绵
软,纸包排置筐中,负之而走。比过江,一枚可得百钱。以青州产为上[25]
。
北方其余省份也都出产苹果,分别见于乾隆《盛京通志》卷一○六、雍正《河南通志》卷
二九、雍正《山西通志》卷四七、雍正《陕西通志》卷四三、乾隆《甘肃通志》卷二○《
物产》门,兹不详列。可以说苹果已成为北方广泛种植的果树作物。
在明朝很长一段时间里,苹果"止产北地,淮以南绝无之"[26]
。前引《学圃余疏》云"吴地素无,近亦有移植之者",虽然"亦能花能果",但却"形
味俱减"。可知栽培不很成功。清朝前期,大致上也是如此,所以才有上引山东苹果"过
江一枚可得百钱"的说法。最晚到清朝中叶,南方一些边远省份也有栽培苹果的记载。乾
隆《福建通志》卷一○《物产・福州府・果之属》:"频婆,似林檎而大,味尤胜。本出
北地,今郡亦或种之。"更值得注意的是云南的材料。张泓《滇南新语》"瓜果异"条:
"滇之……瓜、梨、杏、枣、樱桃、苹果之类,味俱淡。"檀萃《滇海虞衡志》卷一○《
志果》:"苹婆果南中最少,而滇出盈街。"他们谈到的云南"苹果"、"苹婆果",与
我们前面讨论的是同一种水果吗?答案是肯定的。道光六年(1826),阮元调任云贵总督
,此后他在云南的多首诗作都提到当地的苹果。《�经室集》续集卷八《频果》[27]
:
有花曰优钵,有鸟曰频伽。诘屈闻梵音,便觉奇可夸。频果乃大柰,滇产尤珍嘉。首
夏已堪食,季夏皆如瓜。甘松若棉絮,红绿比玉瑕。或艳称频婆,其言出释家。译语为相
思(原注:《采兰杂记》:果称频婆,华言相思也),岂是思无邪?何以窃梵言,呼我果
与花。因思译性者,谬恐千里差。
阮元历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曾长期在北京任职。这首诗吟咏云南的"频果",所用
却是华北频婆果的典故(他提到的《采兰杂记》,显然就是《广群芳谱》"苹果"条所引
佚名《采兰杂志》),可知两果实为一物。大约云南的气候与北方相对接近一些,较能适
应苹果生长。至于其栽培来源于何处,确切开始于何时,暂时还不太清楚。
从上文征引的材料也可以看出,虽然"苹果"一词在明朝后期已经出现,但在清朝它
仍与"频婆(果)"、"苹婆(果)"等名称混用,亦或写作"频果"。到晚清,随着西
洋苹果的广泛种植,苹果之名逐渐完全取代了苹婆果等名称。清末民初徐珂辑《清稗类钞
・植物类》"苹果"条[28]
:
苹果为落叶亚乔木,干高丈余,叶椭圆,锯齿甚细,春日开淡红花。实圆略扁,径二
寸许,生青,熟半红半白,或全红,夏秋之交成熟,味甘松。北方产果之区,首推芝罘(
引者按:芝罘,在今山东烟台西北)。芝罘苹果,国中称最,实美国种也。美教士倪费取
美果之佳者,植之于芝罘,仍不失为良品,非若橘之逾淮而即为枳也。皮红肉硬,可久藏
,然味虽佳而香则逊。人以其原种之来自美国旧金山也,故称之曰金山苹果。
这段话中"生青,熟半红半白,或全红","味甘松"等句,依然与三百多年前王象晋《
群芳谱》的描述相同,但"落叶亚乔木"却是全新的近代植物学词汇,而且主要讨论的是
西洋苹果。同书紧接下一条为"频婆",所记则是岭南的另一种果类(详下节),与"苹
果"概念截然区分。到当代,个别地区中国传统苹果的若干遗留品种仍称为"苹婆"[29]
,但除本地居民和果树学专家之外,一般人对这个名称也已经完全陌生了。
三
"频婆"语源及岭南频婆果
"频婆"是一个外来语名词,这一点果树学家已有注意。至于其具体出处和含义,提
到的人不多。查此词源出梵语。《佛光大辞典》释"频婆"一词,谓为梵语及巴利语bimb
a音译,原意"身影"。又称印度有频婆树,乔木类,果实鲜红色,意译"相思树"[30]
。唐释惠琳《一切经音义》卷一○《音胜天王般若经卷第七》:"频婆果,此译云相思也
。"宋释法云《翻译名义集・五果篇第三十二》:"频婆,此云相思果,色丹且润。"前
引张懋修《谈乘》已注意到这条材料,《采兰杂志》云"佛书所谓频婆,华言相思也",
当亦出于此。可知古汉语中的"频婆"一词,主要是译指频婆树的果实,意为"相思"。
由于频婆果"色丹且润",故佛典中多用以形容口唇之美。《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
五《入法界品之六》:"唇口丹洁,如频婆果。"惠琳《一切经音义》卷二三解释此条经
文说:"丹,赤也。洁,净也。频婆果者,其果似此方林檎,极鲜明赤者。"林檎,今称
沙果或花红,果实红色,故惠琳将其与"极鲜明赤"的频婆果相比。余如《方广大庄严经
》卷一:"目净修广,如青莲花,唇色赤好,如频婆果。"《佛本行集经》卷一九:"呜
呼我主,口唇红赤,如频婆果。"《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世尊唇色光润丹晖
,如频婆果。"《�耶娑问经》卷下:"光明集在其身,颊如莲花,唇色犹如金频婆果。
"[31]
类似比喻在变文中也可以见到。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卷五《维摩诘经讲经文(一)
》:"丹唇似果频婆色,双眼如莲戒定香。"卷六《丑女缘起》:"眉如初月翠,口似频
婆果。"由于佛经和变文的影响,频婆果作为一种"色丹且润"、光洁美观的果类,逐渐
为世人所熟悉[32]
。前引曾�《频婆果》诗云"果异曾因释老知",即为一证。《本草纲目》卷三○《果之
二》释"频婆"为"犹云端好也",则是取了引伸含义。
但在中国古代,"频婆果"概念曾被长期用以称呼岭南地区的一种野生坚果。南宋周
去非《岭外代答》卷八"百子"条:
南方果实以子名者百二十,……频婆果,极鲜红可爱,佛书所谓"唇色赤好,如频婆
果"是也。
此频婆果与印度频婆果生长气候条件类似,又同具"鲜红可爱"特征,品种当比较接近。
此果出产少,因其珍稀,北宋时曾用为贡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一真宗大中祥符二
年五月条(《宋史・真宗纪》略同):"韶州献频婆果,后以道远罢之。"李焘自注:"
此据本纪(引者按:指宋《国史》本纪)。《实录》作千岁果,未详何物也。"李焘称频
婆果"未详何物",可以想见岭南以外的人对这种野果恐怕都不大知晓。不过后来的文献
,仍对这种频婆果时有记载。元陈大震等纂修《大德南海志》残本卷七《物产》"果"条
:
频婆子,实大如肥皂,核煨熟去皮,味如栗。本韶州月华寺种。旧传三藏法师在西域
携至,如今多有之。频一作贫,梵语谓之丛林,以其叶盛成丛也。
明人毛晋《毛诗陆疏广要》卷上之下《释木》"树之榛栗"条:
又频婆子者,其实红色,大如肥皂,核如栗。煨熟食之,味与栗无异。
宋诩《竹屿山房杂部》卷九《树畜部一》:
频婆,接用林檎与棠梨,体似林檎而大。南粤一种,形如肥皂,其核亦可煮食。梵书
以色之鲜红者为频婆。
后一条材料实际上已经提到了两种不同的频婆果。明末方以智在考证北方频婆果后,也说
:"智按,岭表别有频婆子,非频果也。实红色,如肥皂,核如栗,煨熟之与栗同。"[3
3]
关于岭南频婆果,清代广东地方文献亦屡有述及。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五《木语
》"诸山果"条:
广中山果……曰苹婆果,一名林檎,树极高,叶大而光润。荚如皂角而大,长二三寸
,子生荚两旁,或四或六。子老则荚迸开,内深红色,子皮黑肉黄,熟食味甘,盖软栗也
。相传三藏法师从西域携至,与诃梨勒菩提杂植虞翻苑(原注:今光孝寺)中,今遍粤中
有之。梵语曰"苹婆",以其叶盛成丛,又曰丛林。
范端昂《粤中见闻》卷二九《物部九》"苹婆"条、李调元《南越笔记》卷一三"广东诸
果"条,都有与上引《广东新语》大致相同的文字。又吴绮《岭南风物记》:
频婆果出广州。树极大,果如蚕豆荚,子圆如豆,藏其中,老则迸开如桐瓢状,色大
红,土人取其熟食之。
吴震方《岭南杂记》卷下:
频婆果,如大皂荚,荚内鲜红。子亦如皂荚子,皮紫,肉如栗,其皮有数层,层层剥
之,始见肉。彼人詈颜厚者曰"频婆脸"。
而在明清两朝通论性的植物学、农学著作中,似乎仅有吴其�《植物名实图考》对岭南频
婆果作过简略记载。《植物名实图考》卷三一《果类》"苹婆"条:
苹婆,详《岭外代答》。如皂荚子,皮黑肉白,味如栗,俗呼凤眼果。
另外《清稗类钞・植物类》有"频婆"条,所载亦与上面几条材料大体相同[34]
。
综合上述记载来看,岭南频婆果与我们讨论的苹果前身"频婆果"区别是明显的。雍
正《广东通志》卷五二《物产志・果》在记载岭南频婆果(作"苹婆果")后说:"按此
与北方苹婆果绝不相类,而名又与林檎相混。大抵粤果甚伙,叩其名则中土所熟,而按其
实则诡类殊形,往往如此。"概括言之,岭南频婆果是一种亚热带乔木的果实,肉味如栗
,其外有荚,荚内红色。关于它的外皮颜色,上引材料说法不一,《岭外代答》谓其"极
鲜红可爱",《岭南风物记》谓"色大红",《岭南杂记》谓"皮紫",《广东新语》及
《植物名实图考》则谓"皮黑"。我猜想由红到紫,再到黑,是这种果实从生长到完全成
熟不同时期的不同颜色。当然,也可能与品种变异有关[35]
。
此外,文献记载南方沿海还有一种果实红色、象征"相思"的植物"红豆",与岭南
频婆果颇有近似之处。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
最相思。"这是一首妇孺皆知的名篇。唐李匡�《资暇集》卷下"相思子"条:
豆有圆而红、其首乌者,举世呼为相思子,即红豆之异名也。其木,斜斫之则有文,
可为弹博局及琵琶槽。其树也,大株而白枝,叶似槐,其花与皂荚花无殊。其子若�豆,
处于甲中,通身皆红。李善云:"其实赤如珊瑚",是也。
清人赵殿成作《王右丞集笺注》,即引此条以释王维《相思》诗。所谓"李善云",见于
《文选》卷五左思《吴都赋》注。赋中有句"楠榴之木,相思之树",其注曰:
相思,大树也。材理坚,邪斫之则文可作器。其实如珊瑚,历年不变。东冶有之。
按东冶在今福建闽侯东北。据此,这种红豆或"相思子",果实生于荚中,红色,与频婆
果非常相似。两者是否为一物,或有近属关系,尚待有关专家指教。
以上有关岭南频婆果的材料,与中国古代的苹果本来关系不大,但因涉及"频婆"之
名,故附带一并述及。
四
柰"梵言谓之频婆"说考辨
当代果树学著作在叙述中国古代苹果栽培历史时,大都已经注意到频婆果这一古名,
但其具体解释与本文不同。它们认为,中国古代的柰,别名(外来语原文)即为频婆果,
后来演变为苹果一词。这个说法似乎值得重新讨论。
根据果树分类学的阐述,苹果有中国苹果、西洋苹果两大种类。现在我们日常食用的
苹果,属于近代引进的西洋苹果。此前中国本土栽培的苹果,品种不如西洋苹果之佳,果
质绵软,故又称绵苹果。这种苹果的原生地在新疆,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通西域以后传入
内地,史书称之为柰。古代柰的栽培范围十分广泛,自汉代以下,历魏晋隋唐宋元明清,
记载不绝。但从文献材料来看,柰的果实特征不要说与今天的苹果相去甚远,就是与元末
以后的频婆果也有明显差别。其具体种类很复杂,果形或大或小,成熟期有夏熟、冬熟,
外观有白、黄、青、红、紫等不同颜色。有关柰"梵言谓之频婆"的说法,较早见于李时
珍《本草纲目》卷三○《果之二》"柰"条。其根据是一条引自郭义恭《广志》的材料[3
6]
:
西方例多柰。密密切暴干为脯,数十百斛以为蓄积,谓之频婆粮。
此后王象晋《群芳谱》、徐光启《农政全书》、清敕撰《广群芳谱》、《授时通考》、陈
元龙《格致镜原》、陈�子《花镜》诸书都同样引用了《广志》的这条材料(有的并未注
明出处),文字小有异同,均有"西方多柰……谓之频婆粮"文句。然而,这句话是有疑
点的。
《广志》一书,旧题西晋郭义恭撰,最近有学者认为其成书年代当在北魏前、中期[3
7]
。此书见于《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通志・艺文略》著录,皆入子部
杂家类。以下诸家书目皆未载,则最晚至南宋已亡佚。清儒马国翰广采群籍,辑得260余条
,厘为上下卷,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观其所载,多奇闻逸事,姚振宗《隋书经籍志
考证》以为"盖广(张华)《博物志》之书"。在马氏辑本下卷中,可以找到有关柰的这
段记载,但却没有"谓之频婆粮"一语。其文如下:
柰有白、青、赤三种。张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西方例多柰。家以为脯,数十百斛
以为畜积,如收藏枣栗。若柰汁黑,其方作羹,以为豉用也。
马氏注称此条辑自《太平御览》卷九七○,核以《御览》原书,所辑无误。按《广志》此
条除《御览》外,尚见于北朝唐宋多家著作征引,计有《齐民要术》、《艺文类聚》、《
初学记》、《文选注》(潘安《闲居赋》注)、《白孔六帖》、《广韵》、《事类赋》等
,所引文字皆不超出《御览》,也就是说,均无"谓之频婆粮" 五字。今人王利华也对《
广志》中有关果品的材料进行了辑佚。据其自述,辑文"全部抄自南宋以前(包括南宋)
的各类文献,元及元以后的文献所引一概不予收录,仅偶作校勘参考"。他的辑佚结果,
同样没有这五个字[38]
。据此似可推断,柰脯"谓之频婆粮"一语,并非《广志》原文所有。清人全祖望已对王
象晋《群芳谱》根据《广志》所作出的"柰一名苹婆"说表示了怀疑。《鲒�亭集》外编
卷四八《说苹婆果》:
苹婆果、来禽(引者按:即林檎),皆柰之属,特其产少异耳。苹婆果雄于北,来禽
贵于南,柰盛于西。其风味则以苹婆为上,柰次之,来禽又次之。新城王氏《群芳谱》尚
考之未晰。佛书所谓苹婆果,肖如来之唇,正指北方之种而言,非柰也。王氏因《广志》
而误耳。
柰与频婆之名发生联系,大约是在唐朝。《太平广记》卷四一○《果上》"文林果"条:
唐永徽中,魏郡临黄王国村人王方言,尝于河中摊上拾得一小树,栽埋之,及长,乃
林檎也。实大如小黄瓠,色白如玉。间以珠点,亦不多,三数而已。有如缬,实为奇果,
光明莹目,又非常美。纪王慎为曹州刺史,有得之献王,王贡于高宗,以为朱柰,又名五
色林檎,或谓之联珠果。种于苑中,西域老僧见之云,是奇果,亦名林檎。上大重之,赐
王方言文林郎,亦号此果为文林郎果,俗云频婆果。河东亦多林檎,秦中亦不少,河西诸
郡亦有林檎,皆小于文林果。
《太平广记》载此条出处为郑常(或题郑遂,唐肃宗、代宗时人)《洽闻记》。今宛委山
堂本《说郛》收有《洽闻记》一卷,中有此条,较《广记》所引简略,而确有 "俗云频婆
果"一语。据此,唐朝时曾有某种品种优良的林檎被称为频婆果。林檎今称花红,与柰形
状、品种相近,古人时常将二者混称,故上面这种"俗云频婆果"的文林郎果又被称为"
朱柰"[39]
。或有某一品种优良的红色柰被呼为频婆果,也不无可能。柰脯进而被喻为"频婆粮",
并在后人摘抄《广志》时由附注孱入正文。《本草纲目》诸书引《广志》多出"谓之频婆
粮"五字,可能就是这样造成的。
退一步说,即使柰脯"谓之频婆粮"是《广志》原文,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并不常用的
比喻,并不能证明柰的"梵言"就是频婆。苹果名称源自频婆果,而频婆果本是印度的热
带、亚热带乔木果实,这属于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因苹果红润光洁,使人与佛经
中"色丹且润"的频婆果产生联想,故而发生"误读"。通过前文的叙述,我们不难看到
,中国本土果类凡被"误读"为频婆果的,都是红色。岭南频婆果"极鲜红可爱",元朝
后期平波果被咏为"猩血平波颗颗匀"、"平坡红艳露犹香",唐朝的文林郎果也被称作
"朱柰"。柰有多种颜色,其中某种红色的柰可能曾被比为频婆果,但频婆一词决不足以
概括柰的全体。况且在明朝以前将柰称为频婆的例子,除了可疑的柰脯"谓之频婆粮"一
语外,目前只找到《太平广记》引《洽闻记》中的朱柰。南北朝以下佛教大行,如果频婆
果真是柰的"梵言",何以不见时人述及?《一切经音义》、《翻译名义集》何以并无此
种解释?元朝后期忽思慧著《饮膳正要》,除记载平波果外,同样写到了柰。在他笔下,
这两种水果区别是很明显的。《饮膳正要》卷三《果品》"柰"条:
柰子味苦寒,多食令人腹胀,病人不可食。
同卷"平波"条:
平波味甘,无毒,止渴生津,置衣服箧笥中,香气可爱。
假如柰与"频婆"完全是一回事,元朝后期的平波果恐怕就要另取一个新名字了。
有关柰"梵言谓之频婆"说,还有一个重要反证。那就是在柰的故乡――新疆,其接
受佛教早于内地,又是中国绵苹果的原产区,但并未用佛经中的"频婆"一词来称呼柰或
其他水果。精通佛经的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述沿途物产,多次提到柰[40]
,从未将它称为"频婆"。新疆绵苹果在古书中的名称是"阿里马"(Alma),系突厥语
"果"之意[41]
。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至阿里马城,……土人呼果为阿里马,盖多果实,
是以名其城。"耶律楚材《西游录》卷上:"既过圆池(按指今新疆赛里木湖),南下皆
林檎木,树阴蓊翳,不露日色。既出阴山,有阿里马城。西人目林檎曰阿里马,附郭皆林
檎园囿,由此名焉。"所谓"阿里马城",亦即著名西域重镇、后来曾作为察合台汗国首
都的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境)。通常认为,丘处机、耶律楚材看到的"多果实"、"树
阴蓊翳"之地,就是伊犁谷地以东、生长大批野生绵苹果的风景胜地果子沟。耶律楚材将
果子沟和阿力麻里的水果视为林檎,当是因为野生苹果与林檎形状、品种接近而致,至少
他没有用"频婆"来称呼它们[42]
。前引张懋修《谈乘》谓频婆"是亦夷音耳,……然未闻西番称此果也",所言甚是。新
疆绵苹果真正有"频婆"、"苹婆"乃至苹果之称,还是清代中叶的事。当时"频婆"等
果名已为内地人所熟悉,他们看到新疆的绵苹果,很自然地就用以相称。乾隆《钦定皇舆
西域图志》卷四三《土产・回部・百谷草木之属》:"树之有果者,……苹果名阿勒玛(
按即阿里马异译)。"纪昀《乌鲁木齐杂诗》"物产"门:"红笠乌衫担侧挑,苹婆杏子
绿蒲桃。"洪亮吉《伊犁纪事诗》:"风光谷雨尤奇丽,苹果花开雀舌香。"[43]
晚清萧雄《听园西疆杂述诗》卷三《瓜果四首》之四:"山北山南杏子多,更夸仙果好频
婆"。自注云:
果亦特出,或青或红,大者如�。皮似李,光润而薄。肉轻松,嚼之绵爽甘芳,味清
且正。大约分两种,一疏而脆,一泥而如腐者。即佛经舍卫国之频婆果也。
新疆绵苹果到现在才与佛经中的"频婆"挂上钩,是由于其中一个优良品种在元朝传入内
地后被赋予"频婆"美名,被人熟悉后又带回新疆,并非在一开始就有"频婆"的梵言或
别名。
总之,尽管"说有容易说无难",在看到更直接和更多的材料之前,我还是认为明朝
以前的柰并无"频婆"这一异名。明朝后期,频婆果栽培渐广,因其品种与柰同类,可能
有人将它与柰混称。但无论如何,将两者混为一物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加上学术界对中国苹果栽培历史已有的认识,暂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苹果的名称,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
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
二,中国本土最早被称为频婆果的果类,是生长于岭南地区的一种亚热带坚果。它大
概与印度频婆果的品种相当接近,可能与唐诗中的"相思子"或"红豆"也有一定关系。
因其生长范围不广,不甚为世所知。
三,早在西汉时,西域原产中国绵苹果的一个品种柰,即已传入内地,以后栽培渐广
。其中某种红色柰,在唐朝或许曾被比为频婆果,但这个名称并未流行。
四,最晚在元朝中后期,中国绵苹果一个更新的品种又由西域输入内地(傅乐淑《元
宫词笺注》称平波果是"自外国输入",不尽准确),并在北京地区栽培。这一品种与柰
本属同类,但经过改良,外观、口味已与柰有较大区别。时人借用佛经中"色丹且润"的
频婆果来称呼它,曾异写作平波、平坡,到明朝仍固定为频婆,亦作苹婆,明后期开始简
写为苹果。
五,清朝苹果在北方的栽培更加广泛,在南方福建、云南等省亦有出现。频婆、苹婆
、苹果等名,仍迭相使用。
六,晚清西洋苹果传入中国,因其品种更加优良,逐渐取代了原来的绵苹果。新品种
继续沿用苹果之名。与此同时,频婆、苹婆等旧名则随着中国绵苹果栽培的萎缩而逐渐消
失。
[1]
曾有学者误以为《元宫词百章》的作者是朱有�的父亲周定王朱�。傅乐淑先生在《元宫
词百章笺注》(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的"后序"对此有考辨。
[2]
这些论著主要有:陆秋农、贾定贤主编《中国果树志・苹果卷》(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与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束怀瑞等编著《苹果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王太乙
《种苹果法》(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九年),曲泽州主编《北京果树志》(北京出版
社,1990),吴耕民编著《中国温带果树分类学》(农业出版社,1984),辛树帜编著、
伊钦恒增订《中国果树史研究》(农业出版社,1983),孙云蔚主编《中国果树史与果树
资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佟屏亚编著《果树史话》(农业出版社,1983)
,万国光、刘金编著《中国的水果》(人民出版社,1993),(明)王象晋纂辑、伊钦恒
诠释《群芳谱诠释(增补订正)》(农业出版社,1985),(清)陈�子辑、伊钦恒校注
《花镜(修订版)》(农业出版社,1979),刘振亚《中国苹果栽培史初探》(载《河南
农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青木二郎《新编リンゴの研究》(东京,津轻书房,1975)
。
[3]
尚衍斌《忽思慧〈饮膳正要〉不明名物考释》,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一期。
[4]
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第227~228页。
[5]
同上书第221页。
[6]
见刘坚、蒋绍愚主编《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元代明代卷)》(商务印书馆,1995)第
296页。这条材料提到的玉黄子,当即上引《析津志》所载御黄子。虎剌宾,今称槟子,亦
为苹果之近缘品种。
[7]
此外,元朝中后期人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三《送玉泉长老栗木果》诗:"非青非黄栗木
果,使者西川马上来。……频婆妙色情怀别,橄榄余甘齿颊回。"这是借用"频婆"典故
(语出佛经,详下文)来描写栗木果,并非直接反映平波(频婆、苹婆)果的材料。
[8]
《群芳谱》版本较多,分卷和内容编排互有异同。此处引文出自伊钦恒《群芳谱诠释(增
补订正)》第84~85页,标点小有更动。
[9]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第二册第1064页。
[10]
陆秋农、贾定贤主编《中国果树志・苹果卷》第11页,束怀瑞等编著《苹果学》第15页,
辛树帜《中国果树史研究》第110页。
[11]
清初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四《辛卯春尽歌者王�北游告别戏题十四绝句》之六:"山
梨易栗皆凡果,上苑频婆劝客尝。"吴伟业《梅村家藏稿》卷一一《海户曲》:"葡萄满
摘倾筠笼,苹果新尝捧玉盘,赐出宫中公主谢,分遗阙下侍臣餐。"卷一二《苹婆》:"
汉苑收名果,如君�玉盘。几年沙海使,移入上林看。"所咏皆为明朝皇家苑囿栽种的频
婆果。
[12]
龚自珍《定�续集》卷一《说京师翠微山》:"草木有江东之玉兰,有苹婆,有巨松柏,
杂华靡靡芬腴。"同卷《说昌平州》:"其木多文杏、苹婆、柿、棠梨。"《说居庸关》
:"自入南口,木多文杏、苹婆、棠梨,皆怒华。"虽时隔二百年,仍可与《帝京景物略
》的这条记载相参证。
[13]
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1981)上册第75页。据书后
所列"引用书目",所引《谈乘》为万历间刻本。谢先生另著《明清笔记谈丛》(上海古
籍出版社, 1981),其中对《墨卿谈乘》也有专门介绍,称所见为天启间刻本(见书中第
33~35页)。
[14]
梁章钜《浪迹丛谈》卷六"张居正"条。
[15]
《本草纲目》卷三○《果之二》,《农政全书》卷二九《树艺・果部上》。
[16]
伊钦恒《群芳谱诠释(增补订正)》第84页。
[17]
《清圣祖御制文集》第四集卷三○《杂著・康熙几暇格物编》。
[18]
《御制数理精蕴》下编卷一○《线部八・方程》。
[19]
高士奇《扈从西巡日录》。无独有偶,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西逃,至
山西忻州时正值中秋,给随侍官员吴永的赏赐除月饼之外,也是"苹婆果"。见吴永口述
、刘治襄记《庚子西狩丛谈》(岳麓书社,1985)第70页。
[20]
《行水金鉴》卷五○《河水》。
[21]
王�监修《万寿盛典初集》卷一一○《歌颂五十・皇棚恭记》:"我皇上益沛恩膏,特颁
大�,……香发苹婆之果,甘分大谷之梨。"
[22]
《大清会典则例》卷一五二《太常寺》载陵寝祭祀果品的"奏销定价",苹果每个二分八
厘。卷一五四《光禄寺》又载每年向民间"和买"鲜果的价格,苹果每个三分五厘。清初
谈迁《北游录・纪闻下》"游费"条记载,顺治十年(癸巳,1653)宫中"岁苹婆果费万
余金"。此处苹果价格似乎过高,未知何故。
[23]
曲泽州主编《北京果树志》第53~54页。
[24]
郑昌淦《明清农村商品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第436~442页。按《中国果
树志・苹果卷》第14至19页专门将提到苹果的明清方志列表,十分详备,只是其所谓"苹
果"涵盖较广,除我们讨论的频婆果、苹果外,也包括了柰、林檎等近属果类。
[25]
据光绪《山东通志》卷一三八《艺文志・子部・谱录类》记载,张新修"字子勉,一字亦
庵,晚号晴岩,临朐人,康熙间廪贡"。所著《齐雅》十卷,以解释齐地名物为主,"分
羽毛鳞虫谷蔬果草木花为十类,三百八十三则"(同上书卷一三九《艺文志・子部・杂家
类》),光绪《临朐县志》多有征引。但民国二十四年(1935)印行的《临朐续志》卷一
六《艺文略》,已称该书"存佚不可知"。《齐雅》这段材料虽写于清朝,但其描述的情
况可能在明朝中后期已经出现。徐渭《徐文长三集》卷六《频婆》诗(题注"一名平波"
):"石蜜偷将结,他鸡伏不成。千林黄鹄卵,一市楚江萍。旨夺秋厨腊,鲜专夏�冰。
上元灯火节,一颗百钱青。"所谓"一颗百钱青",恰好可以用《齐雅》的记载来解释。
[26]
王世贞《�州山人四部稿》卷一五六《说部・宛委余编一》。
[27]
阮元《�经室集》续集卷八所收诗,均道光七、八年在云南作。除这一首外,还有数首提
到苹果。《过以濯河》: "连村万树堆春雪,都是梨花频果花(原注:河在会泽县)"。
按会泽县在今云南东北部。《东园初夏》:"奇花现优钵,鲜果结频婆。"《晚饭与福儿
书斋登西台观稼》:"摘来青李兼苹果,开满红薇又桂花。"同卷还有《仙馆东新开二方
石池一栽荷一养鱼池上栽苹果树二株梨二株�于园南栽橡养山蚕以为民先》诗。
[28]
《清稗类钞》中华书局标点本第十二册(1986年出版),第5882~5883页。
[29]
《中国果树志・苹果卷》第146页,《苹果学》第45~46页。
[30]
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第6365~6366页。参阅织田得能《
佛教大辞典》(东京,大仓书屋,1917)第1504页,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
,1984)第1359页。
[31]
以上四条佛经材料承罗新先生检示。
[32]
佛经、变文提到频婆果,基本上都是比喻口唇。元杂剧中则有更进一步、以之比喻面颊红
润者。关汉卿《关张双赴西蜀梦》第三折形容"面如重枣"的关羽:"往常开怀常是笑呵
呵,绛云也似丹脸若频婆。"见徐沁君校点《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华书局,1980)
上册第 13页。又据徐氏校记,"丹脸"一作"丹颊"。
[33]
《通雅》卷四三《植物・木》。
[34]
《清稗类钞》中华书局标点本第十二册,第5883页。
[35]
全祖望《鲒�亭集》外编卷四八《说苹婆果》:"闽之漳浦一带,又别有苹婆果,甚坚而
劣,其殆嫫母之唇耶?" 所指大约也是《广东新语》、《植物名实图考》所提到"皮黑"
的岭南频婆果。按"嫫母"是古代传说中的丑妇。岭南频婆果由早先比喻"唇色赤好"到
被全祖望视为"嫫母之唇",其形象变化也是颇为有趣的。
[36]
这条材料承北京大学历史系丁一川先生检示。
[37]
王利华《郭义恭〈广志〉成书年代考证》,载《文史》第四十八辑。
[38]
王利华《〈广志〉辑校(一)――果品部分》,载《中国农史》1993年第4期。
[39]
唐人张�《朝野佥载》卷三有一条关于唐太宗贞观时"朱柰"的记载(《太平广记》卷四
一○亦有转引),文字与《太平广记》所引《洽闻记》近似,但没有"俗云频婆果"一句
。
[40]
《大唐西域记》卷一"阿耆尼国"、"屈支国",卷二"印度总述・物产"、"那揭罗曷
国・醢罗城",卷一二"钵铎创那国"、"斫句迦国"等条。
[41]
"阿里马"在蒙古语中指梨,见于贾敬颜、朱风合编《〈蒙古译语〉〈女真译语〉汇编》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0)所收《至元译语》、《华夷译语》等诸种蒙古语词著作。大约
蒙古人从突厥语民族那里接触到最早的水果是梨,即以突厥语泛称"果"的阿里马称之,
这大概也算是小小的文化交流"误读"吧。至于苹果,在上引贾敬颜等《汇编》所收蒙古
语词著作中,直到清朝后期的《新刻校正买卖蒙古同文杂字》才有收辑,称为 pinggǔ,
显然是来自汉语的借词。
[42]
明初陈诚等人出使帖木儿帝国,在哈烈城(今阿富汗赫拉特)看到"有力之家广筑果园,
盛种桃、杏、梨、李、花红……之类,……花红极大而脆,皆可收藏,经年颜色不改,必
以新旧相续为佳"(陈诚《西域番国志》"哈烈"条),似乎也是把当地的苹果看作林檎
(花红)了。
[43]
两诗转引自吴蔼宸选辑《历代西域诗抄》(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第108、153页。
所以对柰,苹果等物的区分还有含混之处
不过我小时候常吃沙果,也就是柰,也觉得是苹果的一种
但是具体是哪个种属的现在也不知道,待我有时间查一查
还有,不知为何中国的水果多来自于外域,中国之水土气候不适合糖分积累?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
刊《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代苹
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果原非
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苹果的一
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到明朝后期
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婆果,但它与
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一说法是不准确
的。
我们今天日常食用的水果,大多数在中国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名称也很早就见于
史载,苹果的情况则是一个例外。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种属与其十分接近的水果,但苹
果这一名称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究其渊源,苹果是"苹婆果"的简称,"苹婆"起初写
作"频婆",而"频婆"又有过"平波"、"平坡"等同音异写。本文拟从考察"频婆"
果出发,讨论汉语中"苹果"一词的来源,兼为中国古代苹果栽培史的研究提供一些文献
资料,敬待有关专家的批评指正。
本文的题目,是由北京大学历史系罗新先生发现的。2001年4月,罗新先生在阅读傅乐
淑笺注朱有�《元宫词百章》时,注意到其中关于元朝后期"平波"果的一些材料,遂由
此就中国苹果栽培历史、苹果名称演变等问题,与我在"往复"网站(http:/www.wangf.ne
t)进行了反复讨论。在果树史、农学史、食物史领域,我们都是外行。然因讨论之需,查
阅并搜集了更多的资料,颇有以往专家、论著未曾留意者。后来,我又陆续对这方面的材
料作了一些增补。因此本文实际上也是对我们此前讨论的小结。谬误之处,由我本人负责
。
一
元朝后期的平波果
罗新先生最初发现的材料,是朱有�《元宫词百章》第十首:
兴和西路献时新,猩血平波颗颗匀。捧入内庭分品第,一时宣赐与功臣。
朱有�(1379~1439),明太祖朱元璋孙,太祖第五子周定王朱�嫡长子。仁宗洪熙
元年(1425)袭王爵,卒谥宪,故后人亦称之为周宪王。《元宫词百章》是他袭爵前的作
品,完成于成祖永乐四年(1406)[1]
。卷首有题名"兰雪轩"的自序,略云:
永乐元年,钦赐予家一老妪,年七十矣,乃元后之乳母女。常居宫中,能通胡人书翰
,知元宫中事最悉。间常细访之,一一备陈其事。故予诗百篇皆元宫中实事,亦有史未曾
载,外人不得而知者。遗之后人,以广多闻焉。
可知这一组宫词所咏之事均有所本,实有资于掌故考证。正因如此,著名学者傅乐淑先生
曾于20世纪40年代对其进行注释,引史证诗,钩沉抉微,颇多发明。当时这些注释曾在《
经世日报》每周一期的副刊《禹贡》上陆续发表。至80年代,寓居海外的傅先生又将其重
新汇辑刊行,定名《元宫词百章笺注》,收入《清慎堂丛书》。1995年,书目文献出版社
在大陆出版了这部《笺注》。我们使用的就是大陆版本。
对上引元宫词第十首中的"平波"一词,傅先生作了以下笺注:
平波既为时新,其为鲜果也明矣。张昱《辇下曲》:"西番僧果依时供,小笼黄旗带
露装,满马尘沙兼日夜,平坡红艳露犹香。"平坡即平波也。周伯琦《扈从诗后序》:"
宣德,宣平县境也,地宜树木,园林连属,宛然燕南。有御花园,杂植诸果,中置行宫。
果有名平波者,似来檎而大,味甘松,相传种自西域来,故又名之曰回回果,皆殊品也。
"元太医忽思慧《饮膳正要》曰:"平波味甘,无毒,止渴生津,置衣服箧笥中,香气可
爱。"该书胪列一切果品,独无苹果,故平波即苹果之对音,可想而喻。此字尚有其他对
音,如苹婆。总之,皆代表其自外国输入。《辞源・苹果》条:"苹果亦名频婆果,乃产
于美洲,传入中国者。"诚然烟台苹果乃自美传入者,但远在哥伦布到达新大陆时,中国
已植平波矣。此物以高加索以南之东南欧与西南亚为祖家,既名回回果,则由回教国家输
入。甚疑平波乃元时输入中国者,故为殊品。
傅先生这段笺注的内容,可概括为三点。第一,通过张昱《辇下曲》(《辇下曲》载《张
光弼诗集》卷三,共一百首,傅氏所引是第七十首)、周伯琦《扈从诗后序》(周伯琦《
扈从诗》一卷卷末)、忽思慧《饮膳正要》(见卷三《果品》"平波"条)三条材料的旁
证,可知《元宫词》所载元朝后期宫廷中的"平波"水果实有其物。第二,所谓"平波"
,也就是后世的苹果,这个词有时还写作"平坡"、"苹婆"、"频婆"。这表明它是一
种外来水果,其异名是同一外来词汇的不同译写。第三,"平波"是由西方输入中国的,
输入时间很可能就是在元朝。我们翻检了不少述及中国苹果栽培历史的论著[2]
,它们似乎都没有注意到《元宫词》、《辇下曲》、《扈从诗后序》、《饮膳正要》诸书
提到的"平波"果,同样也没有注意到傅乐淑先生的有关考述。最近有学者在研究《饮膳
正要》时,对其中的"平波"果有所涉及,但语焉不详[3]
。而我们从讨论傅先生这段笺注入手,继续查检史料,却发现了更多饶有趣味的问题。
二
从频婆果到苹果
上节所引《元宫词》和张昱《辇下曲》等一共四条提到"平波"果的材料,所反映都
是元朝后期情况,地点为宫廷,广言之或可称为大都(今北京)地区。其中时间最早的一
条材料,是文宗至顺元年(1330)撰成的《饮膳正要》。余如张昱《辇下曲》、周伯琦《
扈从诗后序》,所记载都是顺帝一朝(1333~1368)之事,《元宫词》也是对顺帝时事的
回忆。元朝前期的两部著名农学著作――官修《农桑辑要》和王祯《农书》,皆有果木类
,其中并未言及平波果。元前期所修《元一统志》今存辑本,其卷一《大都路》"土产"
条内也没有提到平波果。由此大体可以推断,平波果是元朝后期新出现的一种水果。当时
有关这种水果的材料,除傅先生所列外,还有个别可以补充者。
一,熊梦祥《析津志》"物产"门中"果之品"首列葡萄,其次为"频婆",注云:
"大如桃,上京者佳"。"草花之品"中亦列频婆,注云:"结子最晚,在御黄子陵(引
者按:御黄子也是一种水果,熊《志》屡次提及。陵字难解),大如桃,味佳。"[4]
频婆,也就是平波。同书"岁纪"门:"八月,……都城当诸角头市中,设瓜果、香水梨
、银丝枣、大小枣栗、御黄子、频婆、奈子、红果子、松子、榛子诸般时果发卖。"[5]
频婆名列于八月的"时果"之中。《析津志》是元顺帝时熊梦祥编纂的一部大都方志,原
书久已散佚,1983年始有辑佚本出版。因此傅乐淑笺注《元宫词》时虽然注意到了"频婆
"异名,但却未能引用《析津志》当中的有关材料。
二,高丽国于元末编纂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描写主人公与友人在大都摆筵席的情
况,称:"外头一遭儿十六�菜蔬","第二遭"是十六碟干果,"第三遭"则是十六碟
水果。水果包括八种,分别是"柑子、石榴、香水梨、樱桃、杏子、苹婆果、玉黄子、虎
剌宾"。[6]
其中提到了苹婆果。因是域外史料,傅先生当时也未能检及。[7]
到明朝,关于北京地区"频婆"、"苹婆"果的记载更多,并且正式出现了 "苹果"
名称,它们显然与元末的"平波"果同为一物。傅先生笺注《元宫词》时,关注点在元朝
,故对元以后的材料未加引述。而这些材料却较早受到农学史、果树史专家的注意。其中
,被引用最多的是万历后期王象晋《群芳谱・果谱》中的"苹果"条:
苹果:出北地,燕赵者尤佳。接用林檎体。树身耸直,叶青,似林檎而大,果如梨而
圆滑。生青,熟则半红半白,或全红,光洁可爱玩,香闻数步。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
,过熟又沙烂不堪食,惟八九分熟者最佳[8]
。
清康熙时,汪灏等奉敕对王象晋《群芳谱》进行增补,撰成《广群芳谱》。其卷五七《果
谱》"苹果"条,于王氏原文之外,又新补三条材料。首引《采兰杂志》:
燕地有频婆,味虽平淡,夜置枕边,微有香气。即佛书所谓频婆,华言相思也。
次引《学圃余疏》:
北土之苹婆果,即花红一种之变也。吴地素无,近亦有移植之者,载北土以来,亦能
花能果,形味俱减。然犹是奇物。
复引曾�《频婆果》诗:
果异曾因释老知,喜看嘉实出京师。芳腴绝胜仙林杏,甘脆全过大谷梨。
炎帝遗书惭未录,长卿多病独相宜。由来南土无人识,那得灵根此处移。
以上三条材料的出处需要略加说明。《采兰杂志》今见于宛委山堂本《说郛》,仅一卷,
作者和撰写年代不详。《中国丛书综录》将其断为宋代作品[9]
,但从这条记载"燕地"频婆的材料来看,似非宋人所能作,疑出自元或明初人之手。《
学圃余疏》当即《宝颜堂秘笈》所收王世懋《学圃杂疏》,其"苹婆果"引文与《宝颜堂
秘笈》本《学圃杂疏・果疏》有关文字基本相同。《学圃杂疏》卷首有作者"自叙",作
于万历十五年(1587)。曾�(1372~1432),江西永丰人,成祖永乐二年(1404)状元
,生平事迹略见杨士奇《东里文集》卷一四《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读学士赠嘉议大夫礼
部左侍郎曾公墓碑铭》。其《频婆果》诗今亦载于隆庆五年刊《盛明百家诗・曾状元集》
,题作《苹婆》,文字小有异同。笔者所见当代一些述及中国苹果栽培历史的专著,追溯
其直接源头最早的,只到王世懋《学圃杂疏》[10]
,而未注意《广群芳谱》所引时间更早的《采兰杂志》和曾�《频婆果》诗,大约是没有
去考察这两条材料的年代。
此外,有关专家未曾注意的材料还有不少。天顺五年(1461)刊行的李贤等撰《大明
一统志》卷一《顺天府》"土产"条,有"频婆、金桃、玉桃",下注"俱上林苑出"。
上林苑是北京郊区的皇家苑囿,频婆果与金桃等并称,大约是作为一种比较高级的水果在
其中栽培的。万历时谢肇�《五杂组》卷十一《物部三》则将"上苑之苹婆、西凉之葡萄
、吴下之杨梅"并列为各地名果。[11]
明末史玄《旧京遗事》:"京师果茹诸物,其品多于南方,而枣、梨、杏、桃、苹婆诸果
,尤以甘香脆美取胜于他品。"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也一再提到频婆果。其卷二
《城东内外》"春场"条记述了频婆(苹婆)果的冷藏方法:
十二月……八日,先期凿冰方尺,至日纳冰窖中,鉴深二丈,冰以入,则固之,封如
阜。内冰启冰,中涓为政。凡苹婆果入春而市者,附藏焉。附乎冰者,启之,如初摘于树
,离乎冰,则化如泥。其窖在安定门及崇文门外。
按"中涓"代指宦官。既云"中涓为政",则所窖藏频婆果,当系供应宫廷食用。同书卷
三《城南内外》"韦公寺"条记载寺南观音阁有"苹婆一株,高五、六丈"。附近又有海
棠树、柰子树各一株,所结果实"海棠红于苹婆,苹婆红于柰子"。卷八《畿辅名迹》"
银山"条则称昌平州玉峰山"山尽石,石尽白,树尽频婆果"[12]
。
也有一些材料讨论到频婆果的来源。较详细者为张懋修《谈乘》卷十一:
燕地果之佳者,称频婆,大者如瓯,其色初碧,后半赤乃熟,核如林禽,味甘脆轻浮
。按古果部无此,宋人果品亦无之,或以为元人方得此种于外远之夷,此亦或然。按燕中
佳果,皆由枝接别根,而土又沙疏,是以瓜果蔬菜易生。若频婆者,得非以林禽核接大梨
树而化成者乎?……或曰:矧如由接而成,何以名频婆乎?曰:此胡音也。……《翻译名
义》云:"频婆此云相思"。是亦夷音耳,燕中名果之义,或亦取此乎?然未闻西番称此
果也。
《谈乘》一书,全名《墨卿谈乘》,共十四卷,刊本罕见,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一二
子部小说类有著录。上引文转录自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13]
。张懋修,隆庆、万历间名臣张居正子,曾因在居正当权时考中状元而引起攻讦。天启时
尚在世,年已八十[14]
。他对频婆果的描述,包括对其来自林禽(按即林檎)嫁接的猜测,都与王象晋《群芳谱
》接近;但注意到这种水果到宋代为止尚不见栽培,认为是元人从"外远之夷"得到的新
品种,并且推断频婆一名为"夷音",皆为王象晋等人所未言及。记载类似说法的还有王
世贞和周祈。王世贞《�州山人四部稿》卷一五六《说部・宛委余编一》云:"频婆今北
土所珍,而古不经见,唯《楞严》诸经有之。或云元时通中国始盛耳。"周祈《名义考》
卷九《物部・频婆》则说频婆果系"故西域种,不知何时入中国也"。
值得注意的是,到明朝中后期,频婆果的栽培已不限于北京,而发展到北方其他一些
地区。记载较多的是山东和河北。《五杂组・物部三》:"齐中多佳果,……青州之苹婆
。"仅就《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来看,其中提到频婆果的山东、河北方志即有九部
之多。列为下表:
方志
卷次
果名
嘉靖《青州府志》
卷七《物产》
苹婆
嘉靖《夏津县志》
卷二《食货志・物产》
苹婆
嘉靖《临朐县志》
卷一《风土志・物产》
平波果
嘉靖《淄川县志》
卷二《封域志・物产》
苹婆
嘉靖《河间府志》
卷七《风土志・土产》
频婆
嘉靖《霸州志》
卷五《食货志・物产》
频婆
嘉靖《雄乘》
卷上《风土・土产》
瓶果
弘治《易州志》
卷二《土产》
频婆
嘉靖《隆庆志》
卷三《食货・物产》
平波
其中年代最早的弘治《易州志》描写频婆果"大如鹅卵而圆,色红碧",是"北果之最美
者",也猜测"名不知何谓,岂种出胡地,流入中国,讹传其音欤?"明末,陕西似乎也
已开始种植频婆果。雍正《陕西通志》卷四三《物产一・果属》有"苹果"条,称"李自
成入关,檄取甚多,民大累,争伐其树,种几绝"。
不过关于明朝的频婆果,有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明人在记载另外一种与苹果种属相
近的古老水果――柰时,提到柰也有频婆(或苹婆)的别名。典型例子是两部科技史名著
、李时珍《本草纲目》和徐光启《农政全书》,其中均无频婆(苹婆)专条,同时却又在
"柰"条下说柰的别名是频婆,将柰与频婆完全混为一谈[15]
。这个说法并不确切。上面所举提到频婆果的九部明朝地方志,除嘉靖《霸州志》外,皆
将频婆与柰同时开列,表明它们不是一回事。《帝京景物略》也同时记载了苹婆树与柰子
树。王象晋《群芳谱・果谱》"柰"条云"柰,一名苹婆"[16]
。但与李时珍、徐光启不同,王氏紧接"柰"条之后又单立了"苹果"一条。显然他试图
区分这两种都有"苹婆"之名的水果,所以才将后者简称为"苹果"。就目前掌握的史料
来看,"苹果"一词大约是王象晋首先使用的。明末方以智在《通雅》卷四三《植物・木
》中:也对李时珍"以频婆为柰"的说法不以为然,认为二者"非一物也"。清康熙帝对
柰属果类下过一番研究功夫。他总结说:
柰有数种,其树皆疏直,叶皆大而厚,花带微红,其实之形色,各以种分。小而赤者
,曰柰子。大而赤者,曰槟子。白而点红,或纯白,圆且大者,曰苹婆果。半红白,脆有
津者,曰花红。绵而沙者,曰沙果。[17]
汪灏等奉敕撰《广群芳谱》,沿袭《群芳谱》分类法,以"柰"、"苹果"并列,指出苹
果与柰"盖……一类二种也"。同时又将《采兰杂志》等三条材料隶于"苹果"条而非"
柰"条,表明其编者认为这三条材料中的频婆(苹婆)果是苹果,不是柰。此后雍正朝鄂
尔泰、张廷玉等奉敕编撰农书《授时通考》,亦将苹果立为专条,载入卷六三《农余・果
一》,所用材料基本与《广群芳谱》相同。可见清人对苹果和柰的区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苹果的名称也进一步为世所知。
清朝的苹果作为北方名果,见于记载愈多。康熙帝不仅对苹果的分类归属作过研究,
还曾设计过"有钱买桃、苹果、梨三色……各价几何"的数学应用题[18]
。他似乎对苹果有特别的喜爱,常用以赏赐臣下。康熙二十二年(1683)出巡山西途中,
在保定府完县接见县学生蔡丹桂,命其讲经,"赐白金五两,金盘苹果六枚"[19]
。二十八年南巡,在宿迁召见前任河道总督靳辅询问河工事宜,"赐贝酪酥糕一盆,苹果
一盆"[20]
。五十二年,康熙帝六十大寿,款待参与庆典的士民,食物中也有苹果[21]
。据乾隆二十九年(1764)所修《大清会典则例》所载,当时北京地区苹果的价格比橙子
和柑橘低,而高于梨、桃、李、杏、柿、石榴等其他温带水果[22]
。文士对苹果的吟咏亦不乏见。厉鹗《樊榭山房集》卷一《友人贻频婆果赋谢十韵》:"
是物幽燕贵,雕盘独荐时。"同书续集卷七《油坊梨》:"北果品最繁,堆盘媚南客。蒲
桃僧眼�,苹婆佛唇赤。"查慎行《敬业堂诗集》卷四一《题侠君�荔�二图》:"尔来
喉吻久枯涩,北果厌摘频婆梨。"出产地区除北京外,仍以河北、山东为最多。朱彝尊《
曝书亭集》卷三七《丁武选诗集序》:"吴、越夸以杨梅,燕、齐夸以频婆之果。"对此
地方志中也有不少反映。仅就两部今人著作所征引的材料而言,提到苹果的清修华北地方
志,北京有康熙《房山县志》、康熙《平谷县志》、光绪《昌平州志》[23]
,山东有康熙《益都县志》、咸丰《青州府志》、光绪《临朐县志》、乾隆及道光《泰安
县志》、乾隆《曹州府志》、康熙《兖州府志》,河北有乾隆《安肃县志》、光绪《邢台
县志》、乾隆《永平府志》、康熙《成安县志》、康熙《曲周县志》、康熙《广昌县志》
[24]
。具体名称或称苹果,或仍称频婆、苹婆。光绪《临朐县志》卷八《风土・物产》还征引
康熙时人张新修的《齐雅》,描述了频婆果运销南方的情况:
频婆……柔脆嫩软,沾手即溃,不能远饷他邦。贩者半熟摘下,蔫困三四日,俟其绵
软,纸包排置筐中,负之而走。比过江,一枚可得百钱。以青州产为上[25]
。
北方其余省份也都出产苹果,分别见于乾隆《盛京通志》卷一○六、雍正《河南通志》卷
二九、雍正《山西通志》卷四七、雍正《陕西通志》卷四三、乾隆《甘肃通志》卷二○《
物产》门,兹不详列。可以说苹果已成为北方广泛种植的果树作物。
在明朝很长一段时间里,苹果"止产北地,淮以南绝无之"[26]
。前引《学圃余疏》云"吴地素无,近亦有移植之者",虽然"亦能花能果",但却"形
味俱减"。可知栽培不很成功。清朝前期,大致上也是如此,所以才有上引山东苹果"过
江一枚可得百钱"的说法。最晚到清朝中叶,南方一些边远省份也有栽培苹果的记载。乾
隆《福建通志》卷一○《物产・福州府・果之属》:"频婆,似林檎而大,味尤胜。本出
北地,今郡亦或种之。"更值得注意的是云南的材料。张泓《滇南新语》"瓜果异"条:
"滇之……瓜、梨、杏、枣、樱桃、苹果之类,味俱淡。"檀萃《滇海虞衡志》卷一○《
志果》:"苹婆果南中最少,而滇出盈街。"他们谈到的云南"苹果"、"苹婆果",与
我们前面讨论的是同一种水果吗?答案是肯定的。道光六年(1826),阮元调任云贵总督
,此后他在云南的多首诗作都提到当地的苹果。《�经室集》续集卷八《频果》[27]
:
有花曰优钵,有鸟曰频伽。诘屈闻梵音,便觉奇可夸。频果乃大柰,滇产尤珍嘉。首
夏已堪食,季夏皆如瓜。甘松若棉絮,红绿比玉瑕。或艳称频婆,其言出释家。译语为相
思(原注:《采兰杂记》:果称频婆,华言相思也),岂是思无邪?何以窃梵言,呼我果
与花。因思译性者,谬恐千里差。
阮元历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曾长期在北京任职。这首诗吟咏云南的"频果",所用
却是华北频婆果的典故(他提到的《采兰杂记》,显然就是《广群芳谱》"苹果"条所引
佚名《采兰杂志》),可知两果实为一物。大约云南的气候与北方相对接近一些,较能适
应苹果生长。至于其栽培来源于何处,确切开始于何时,暂时还不太清楚。
从上文征引的材料也可以看出,虽然"苹果"一词在明朝后期已经出现,但在清朝它
仍与"频婆(果)"、"苹婆(果)"等名称混用,亦或写作"频果"。到晚清,随着西
洋苹果的广泛种植,苹果之名逐渐完全取代了苹婆果等名称。清末民初徐珂辑《清稗类钞
・植物类》"苹果"条[28]
:
苹果为落叶亚乔木,干高丈余,叶椭圆,锯齿甚细,春日开淡红花。实圆略扁,径二
寸许,生青,熟半红半白,或全红,夏秋之交成熟,味甘松。北方产果之区,首推芝罘(
引者按:芝罘,在今山东烟台西北)。芝罘苹果,国中称最,实美国种也。美教士倪费取
美果之佳者,植之于芝罘,仍不失为良品,非若橘之逾淮而即为枳也。皮红肉硬,可久藏
,然味虽佳而香则逊。人以其原种之来自美国旧金山也,故称之曰金山苹果。
这段话中"生青,熟半红半白,或全红","味甘松"等句,依然与三百多年前王象晋《
群芳谱》的描述相同,但"落叶亚乔木"却是全新的近代植物学词汇,而且主要讨论的是
西洋苹果。同书紧接下一条为"频婆",所记则是岭南的另一种果类(详下节),与"苹
果"概念截然区分。到当代,个别地区中国传统苹果的若干遗留品种仍称为"苹婆"[29]
,但除本地居民和果树学专家之外,一般人对这个名称也已经完全陌生了。
三
"频婆"语源及岭南频婆果
"频婆"是一个外来语名词,这一点果树学家已有注意。至于其具体出处和含义,提
到的人不多。查此词源出梵语。《佛光大辞典》释"频婆"一词,谓为梵语及巴利语bimb
a音译,原意"身影"。又称印度有频婆树,乔木类,果实鲜红色,意译"相思树"[30]
。唐释惠琳《一切经音义》卷一○《音胜天王般若经卷第七》:"频婆果,此译云相思也
。"宋释法云《翻译名义集・五果篇第三十二》:"频婆,此云相思果,色丹且润。"前
引张懋修《谈乘》已注意到这条材料,《采兰杂志》云"佛书所谓频婆,华言相思也",
当亦出于此。可知古汉语中的"频婆"一词,主要是译指频婆树的果实,意为"相思"。
由于频婆果"色丹且润",故佛典中多用以形容口唇之美。《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
五《入法界品之六》:"唇口丹洁,如频婆果。"惠琳《一切经音义》卷二三解释此条经
文说:"丹,赤也。洁,净也。频婆果者,其果似此方林檎,极鲜明赤者。"林檎,今称
沙果或花红,果实红色,故惠琳将其与"极鲜明赤"的频婆果相比。余如《方广大庄严经
》卷一:"目净修广,如青莲花,唇色赤好,如频婆果。"《佛本行集经》卷一九:"呜
呼我主,口唇红赤,如频婆果。"《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世尊唇色光润丹晖
,如频婆果。"《�耶娑问经》卷下:"光明集在其身,颊如莲花,唇色犹如金频婆果。
"[31]
类似比喻在变文中也可以见到。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卷五《维摩诘经讲经文(一)
》:"丹唇似果频婆色,双眼如莲戒定香。"卷六《丑女缘起》:"眉如初月翠,口似频
婆果。"由于佛经和变文的影响,频婆果作为一种"色丹且润"、光洁美观的果类,逐渐
为世人所熟悉[32]
。前引曾�《频婆果》诗云"果异曾因释老知",即为一证。《本草纲目》卷三○《果之
二》释"频婆"为"犹云端好也",则是取了引伸含义。
但在中国古代,"频婆果"概念曾被长期用以称呼岭南地区的一种野生坚果。南宋周
去非《岭外代答》卷八"百子"条:
南方果实以子名者百二十,……频婆果,极鲜红可爱,佛书所谓"唇色赤好,如频婆
果"是也。
此频婆果与印度频婆果生长气候条件类似,又同具"鲜红可爱"特征,品种当比较接近。
此果出产少,因其珍稀,北宋时曾用为贡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一真宗大中祥符二
年五月条(《宋史・真宗纪》略同):"韶州献频婆果,后以道远罢之。"李焘自注:"
此据本纪(引者按:指宋《国史》本纪)。《实录》作千岁果,未详何物也。"李焘称频
婆果"未详何物",可以想见岭南以外的人对这种野果恐怕都不大知晓。不过后来的文献
,仍对这种频婆果时有记载。元陈大震等纂修《大德南海志》残本卷七《物产》"果"条
:
频婆子,实大如肥皂,核煨熟去皮,味如栗。本韶州月华寺种。旧传三藏法师在西域
携至,如今多有之。频一作贫,梵语谓之丛林,以其叶盛成丛也。
明人毛晋《毛诗陆疏广要》卷上之下《释木》"树之榛栗"条:
又频婆子者,其实红色,大如肥皂,核如栗。煨熟食之,味与栗无异。
宋诩《竹屿山房杂部》卷九《树畜部一》:
频婆,接用林檎与棠梨,体似林檎而大。南粤一种,形如肥皂,其核亦可煮食。梵书
以色之鲜红者为频婆。
后一条材料实际上已经提到了两种不同的频婆果。明末方以智在考证北方频婆果后,也说
:"智按,岭表别有频婆子,非频果也。实红色,如肥皂,核如栗,煨熟之与栗同。"[3
3]
关于岭南频婆果,清代广东地方文献亦屡有述及。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五《木语
》"诸山果"条:
广中山果……曰苹婆果,一名林檎,树极高,叶大而光润。荚如皂角而大,长二三寸
,子生荚两旁,或四或六。子老则荚迸开,内深红色,子皮黑肉黄,熟食味甘,盖软栗也
。相传三藏法师从西域携至,与诃梨勒菩提杂植虞翻苑(原注:今光孝寺)中,今遍粤中
有之。梵语曰"苹婆",以其叶盛成丛,又曰丛林。
范端昂《粤中见闻》卷二九《物部九》"苹婆"条、李调元《南越笔记》卷一三"广东诸
果"条,都有与上引《广东新语》大致相同的文字。又吴绮《岭南风物记》:
频婆果出广州。树极大,果如蚕豆荚,子圆如豆,藏其中,老则迸开如桐瓢状,色大
红,土人取其熟食之。
吴震方《岭南杂记》卷下:
频婆果,如大皂荚,荚内鲜红。子亦如皂荚子,皮紫,肉如栗,其皮有数层,层层剥
之,始见肉。彼人詈颜厚者曰"频婆脸"。
而在明清两朝通论性的植物学、农学著作中,似乎仅有吴其�《植物名实图考》对岭南频
婆果作过简略记载。《植物名实图考》卷三一《果类》"苹婆"条:
苹婆,详《岭外代答》。如皂荚子,皮黑肉白,味如栗,俗呼凤眼果。
另外《清稗类钞・植物类》有"频婆"条,所载亦与上面几条材料大体相同[34]
。
综合上述记载来看,岭南频婆果与我们讨论的苹果前身"频婆果"区别是明显的。雍
正《广东通志》卷五二《物产志・果》在记载岭南频婆果(作"苹婆果")后说:"按此
与北方苹婆果绝不相类,而名又与林檎相混。大抵粤果甚伙,叩其名则中土所熟,而按其
实则诡类殊形,往往如此。"概括言之,岭南频婆果是一种亚热带乔木的果实,肉味如栗
,其外有荚,荚内红色。关于它的外皮颜色,上引材料说法不一,《岭外代答》谓其"极
鲜红可爱",《岭南风物记》谓"色大红",《岭南杂记》谓"皮紫",《广东新语》及
《植物名实图考》则谓"皮黑"。我猜想由红到紫,再到黑,是这种果实从生长到完全成
熟不同时期的不同颜色。当然,也可能与品种变异有关[35]
。
此外,文献记载南方沿海还有一种果实红色、象征"相思"的植物"红豆",与岭南
频婆果颇有近似之处。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
最相思。"这是一首妇孺皆知的名篇。唐李匡�《资暇集》卷下"相思子"条:
豆有圆而红、其首乌者,举世呼为相思子,即红豆之异名也。其木,斜斫之则有文,
可为弹博局及琵琶槽。其树也,大株而白枝,叶似槐,其花与皂荚花无殊。其子若�豆,
处于甲中,通身皆红。李善云:"其实赤如珊瑚",是也。
清人赵殿成作《王右丞集笺注》,即引此条以释王维《相思》诗。所谓"李善云",见于
《文选》卷五左思《吴都赋》注。赋中有句"楠榴之木,相思之树",其注曰:
相思,大树也。材理坚,邪斫之则文可作器。其实如珊瑚,历年不变。东冶有之。
按东冶在今福建闽侯东北。据此,这种红豆或"相思子",果实生于荚中,红色,与频婆
果非常相似。两者是否为一物,或有近属关系,尚待有关专家指教。
以上有关岭南频婆果的材料,与中国古代的苹果本来关系不大,但因涉及"频婆"之
名,故附带一并述及。
四
柰"梵言谓之频婆"说考辨
当代果树学著作在叙述中国古代苹果栽培历史时,大都已经注意到频婆果这一古名,
但其具体解释与本文不同。它们认为,中国古代的柰,别名(外来语原文)即为频婆果,
后来演变为苹果一词。这个说法似乎值得重新讨论。
根据果树分类学的阐述,苹果有中国苹果、西洋苹果两大种类。现在我们日常食用的
苹果,属于近代引进的西洋苹果。此前中国本土栽培的苹果,品种不如西洋苹果之佳,果
质绵软,故又称绵苹果。这种苹果的原生地在新疆,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通西域以后传入
内地,史书称之为柰。古代柰的栽培范围十分广泛,自汉代以下,历魏晋隋唐宋元明清,
记载不绝。但从文献材料来看,柰的果实特征不要说与今天的苹果相去甚远,就是与元末
以后的频婆果也有明显差别。其具体种类很复杂,果形或大或小,成熟期有夏熟、冬熟,
外观有白、黄、青、红、紫等不同颜色。有关柰"梵言谓之频婆"的说法,较早见于李时
珍《本草纲目》卷三○《果之二》"柰"条。其根据是一条引自郭义恭《广志》的材料[3
6]
:
西方例多柰。密密切暴干为脯,数十百斛以为蓄积,谓之频婆粮。
此后王象晋《群芳谱》、徐光启《农政全书》、清敕撰《广群芳谱》、《授时通考》、陈
元龙《格致镜原》、陈�子《花镜》诸书都同样引用了《广志》的这条材料(有的并未注
明出处),文字小有异同,均有"西方多柰……谓之频婆粮"文句。然而,这句话是有疑
点的。
《广志》一书,旧题西晋郭义恭撰,最近有学者认为其成书年代当在北魏前、中期[3
7]
。此书见于《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通志・艺文略》著录,皆入子部
杂家类。以下诸家书目皆未载,则最晚至南宋已亡佚。清儒马国翰广采群籍,辑得260余条
,厘为上下卷,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观其所载,多奇闻逸事,姚振宗《隋书经籍志
考证》以为"盖广(张华)《博物志》之书"。在马氏辑本下卷中,可以找到有关柰的这
段记载,但却没有"谓之频婆粮"一语。其文如下:
柰有白、青、赤三种。张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西方例多柰。家以为脯,数十百斛
以为畜积,如收藏枣栗。若柰汁黑,其方作羹,以为豉用也。
马氏注称此条辑自《太平御览》卷九七○,核以《御览》原书,所辑无误。按《广志》此
条除《御览》外,尚见于北朝唐宋多家著作征引,计有《齐民要术》、《艺文类聚》、《
初学记》、《文选注》(潘安《闲居赋》注)、《白孔六帖》、《广韵》、《事类赋》等
,所引文字皆不超出《御览》,也就是说,均无"谓之频婆粮" 五字。今人王利华也对《
广志》中有关果品的材料进行了辑佚。据其自述,辑文"全部抄自南宋以前(包括南宋)
的各类文献,元及元以后的文献所引一概不予收录,仅偶作校勘参考"。他的辑佚结果,
同样没有这五个字[38]
。据此似可推断,柰脯"谓之频婆粮"一语,并非《广志》原文所有。清人全祖望已对王
象晋《群芳谱》根据《广志》所作出的"柰一名苹婆"说表示了怀疑。《鲒�亭集》外编
卷四八《说苹婆果》:
苹婆果、来禽(引者按:即林檎),皆柰之属,特其产少异耳。苹婆果雄于北,来禽
贵于南,柰盛于西。其风味则以苹婆为上,柰次之,来禽又次之。新城王氏《群芳谱》尚
考之未晰。佛书所谓苹婆果,肖如来之唇,正指北方之种而言,非柰也。王氏因《广志》
而误耳。
柰与频婆之名发生联系,大约是在唐朝。《太平广记》卷四一○《果上》"文林果"条:
唐永徽中,魏郡临黄王国村人王方言,尝于河中摊上拾得一小树,栽埋之,及长,乃
林檎也。实大如小黄瓠,色白如玉。间以珠点,亦不多,三数而已。有如缬,实为奇果,
光明莹目,又非常美。纪王慎为曹州刺史,有得之献王,王贡于高宗,以为朱柰,又名五
色林檎,或谓之联珠果。种于苑中,西域老僧见之云,是奇果,亦名林檎。上大重之,赐
王方言文林郎,亦号此果为文林郎果,俗云频婆果。河东亦多林檎,秦中亦不少,河西诸
郡亦有林檎,皆小于文林果。
《太平广记》载此条出处为郑常(或题郑遂,唐肃宗、代宗时人)《洽闻记》。今宛委山
堂本《说郛》收有《洽闻记》一卷,中有此条,较《广记》所引简略,而确有 "俗云频婆
果"一语。据此,唐朝时曾有某种品种优良的林檎被称为频婆果。林檎今称花红,与柰形
状、品种相近,古人时常将二者混称,故上面这种"俗云频婆果"的文林郎果又被称为"
朱柰"[39]
。或有某一品种优良的红色柰被呼为频婆果,也不无可能。柰脯进而被喻为"频婆粮",
并在后人摘抄《广志》时由附注孱入正文。《本草纲目》诸书引《广志》多出"谓之频婆
粮"五字,可能就是这样造成的。
退一步说,即使柰脯"谓之频婆粮"是《广志》原文,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并不常用的
比喻,并不能证明柰的"梵言"就是频婆。苹果名称源自频婆果,而频婆果本是印度的热
带、亚热带乔木果实,这属于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因苹果红润光洁,使人与佛经
中"色丹且润"的频婆果产生联想,故而发生"误读"。通过前文的叙述,我们不难看到
,中国本土果类凡被"误读"为频婆果的,都是红色。岭南频婆果"极鲜红可爱",元朝
后期平波果被咏为"猩血平波颗颗匀"、"平坡红艳露犹香",唐朝的文林郎果也被称作
"朱柰"。柰有多种颜色,其中某种红色的柰可能曾被比为频婆果,但频婆一词决不足以
概括柰的全体。况且在明朝以前将柰称为频婆的例子,除了可疑的柰脯"谓之频婆粮"一
语外,目前只找到《太平广记》引《洽闻记》中的朱柰。南北朝以下佛教大行,如果频婆
果真是柰的"梵言",何以不见时人述及?《一切经音义》、《翻译名义集》何以并无此
种解释?元朝后期忽思慧著《饮膳正要》,除记载平波果外,同样写到了柰。在他笔下,
这两种水果区别是很明显的。《饮膳正要》卷三《果品》"柰"条:
柰子味苦寒,多食令人腹胀,病人不可食。
同卷"平波"条:
平波味甘,无毒,止渴生津,置衣服箧笥中,香气可爱。
假如柰与"频婆"完全是一回事,元朝后期的平波果恐怕就要另取一个新名字了。
有关柰"梵言谓之频婆"说,还有一个重要反证。那就是在柰的故乡――新疆,其接
受佛教早于内地,又是中国绵苹果的原产区,但并未用佛经中的"频婆"一词来称呼柰或
其他水果。精通佛经的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述沿途物产,多次提到柰[40]
,从未将它称为"频婆"。新疆绵苹果在古书中的名称是"阿里马"(Alma),系突厥语
"果"之意[41]
。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至阿里马城,……土人呼果为阿里马,盖多果实,
是以名其城。"耶律楚材《西游录》卷上:"既过圆池(按指今新疆赛里木湖),南下皆
林檎木,树阴蓊翳,不露日色。既出阴山,有阿里马城。西人目林檎曰阿里马,附郭皆林
檎园囿,由此名焉。"所谓"阿里马城",亦即著名西域重镇、后来曾作为察合台汗国首
都的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境)。通常认为,丘处机、耶律楚材看到的"多果实"、"树
阴蓊翳"之地,就是伊犁谷地以东、生长大批野生绵苹果的风景胜地果子沟。耶律楚材将
果子沟和阿力麻里的水果视为林檎,当是因为野生苹果与林檎形状、品种接近而致,至少
他没有用"频婆"来称呼它们[42]
。前引张懋修《谈乘》谓频婆"是亦夷音耳,……然未闻西番称此果也",所言甚是。新
疆绵苹果真正有"频婆"、"苹婆"乃至苹果之称,还是清代中叶的事。当时"频婆"等
果名已为内地人所熟悉,他们看到新疆的绵苹果,很自然地就用以相称。乾隆《钦定皇舆
西域图志》卷四三《土产・回部・百谷草木之属》:"树之有果者,……苹果名阿勒玛(
按即阿里马异译)。"纪昀《乌鲁木齐杂诗》"物产"门:"红笠乌衫担侧挑,苹婆杏子
绿蒲桃。"洪亮吉《伊犁纪事诗》:"风光谷雨尤奇丽,苹果花开雀舌香。"[43]
晚清萧雄《听园西疆杂述诗》卷三《瓜果四首》之四:"山北山南杏子多,更夸仙果好频
婆"。自注云:
果亦特出,或青或红,大者如�。皮似李,光润而薄。肉轻松,嚼之绵爽甘芳,味清
且正。大约分两种,一疏而脆,一泥而如腐者。即佛经舍卫国之频婆果也。
新疆绵苹果到现在才与佛经中的"频婆"挂上钩,是由于其中一个优良品种在元朝传入内
地后被赋予"频婆"美名,被人熟悉后又带回新疆,并非在一开始就有"频婆"的梵言或
别名。
总之,尽管"说有容易说无难",在看到更直接和更多的材料之前,我还是认为明朝
以前的柰并无"频婆"这一异名。明朝后期,频婆果栽培渐广,因其品种与柰同类,可能
有人将它与柰混称。但无论如何,将两者混为一物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加上学术界对中国苹果栽培历史已有的认识,暂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苹果的名称,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
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
二,中国本土最早被称为频婆果的果类,是生长于岭南地区的一种亚热带坚果。它大
概与印度频婆果的品种相当接近,可能与唐诗中的"相思子"或"红豆"也有一定关系。
因其生长范围不广,不甚为世所知。
三,早在西汉时,西域原产中国绵苹果的一个品种柰,即已传入内地,以后栽培渐广
。其中某种红色柰,在唐朝或许曾被比为频婆果,但这个名称并未流行。
四,最晚在元朝中后期,中国绵苹果一个更新的品种又由西域输入内地(傅乐淑《元
宫词笺注》称平波果是"自外国输入",不尽准确),并在北京地区栽培。这一品种与柰
本属同类,但经过改良,外观、口味已与柰有较大区别。时人借用佛经中"色丹且润"的
频婆果来称呼它,曾异写作平波、平坡,到明朝仍固定为频婆,亦作苹婆,明后期开始简
写为苹果。
五,清朝苹果在北方的栽培更加广泛,在南方福建、云南等省亦有出现。频婆、苹婆
、苹果等名,仍迭相使用。
六,晚清西洋苹果传入中国,因其品种更加优良,逐渐取代了原来的绵苹果。新品种
继续沿用苹果之名。与此同时,频婆、苹婆等旧名则随着中国绵苹果栽培的萎缩而逐渐消
失。
[1]
曾有学者误以为《元宫词百章》的作者是朱有�的父亲周定王朱�。傅乐淑先生在《元宫
词百章笺注》(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的"后序"对此有考辨。
[2]
这些论著主要有:陆秋农、贾定贤主编《中国果树志・苹果卷》(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与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束怀瑞等编著《苹果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王太乙
《种苹果法》(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九年),曲泽州主编《北京果树志》(北京出版
社,1990),吴耕民编著《中国温带果树分类学》(农业出版社,1984),辛树帜编著、
伊钦恒增订《中国果树史研究》(农业出版社,1983),孙云蔚主编《中国果树史与果树
资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佟屏亚编著《果树史话》(农业出版社,1983)
,万国光、刘金编著《中国的水果》(人民出版社,1993),(明)王象晋纂辑、伊钦恒
诠释《群芳谱诠释(增补订正)》(农业出版社,1985),(清)陈�子辑、伊钦恒校注
《花镜(修订版)》(农业出版社,1979),刘振亚《中国苹果栽培史初探》(载《河南
农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青木二郎《新编リンゴの研究》(东京,津轻书房,1975)
。
[3]
尚衍斌《忽思慧〈饮膳正要〉不明名物考释》,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一期。
[4]
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第227~228页。
[5]
同上书第221页。
[6]
见刘坚、蒋绍愚主编《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元代明代卷)》(商务印书馆,1995)第
296页。这条材料提到的玉黄子,当即上引《析津志》所载御黄子。虎剌宾,今称槟子,亦
为苹果之近缘品种。
[7]
此外,元朝中后期人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三《送玉泉长老栗木果》诗:"非青非黄栗木
果,使者西川马上来。……频婆妙色情怀别,橄榄余甘齿颊回。"这是借用"频婆"典故
(语出佛经,详下文)来描写栗木果,并非直接反映平波(频婆、苹婆)果的材料。
[8]
《群芳谱》版本较多,分卷和内容编排互有异同。此处引文出自伊钦恒《群芳谱诠释(增
补订正)》第84~85页,标点小有更动。
[9]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第二册第1064页。
[10]
陆秋农、贾定贤主编《中国果树志・苹果卷》第11页,束怀瑞等编著《苹果学》第15页,
辛树帜《中国果树史研究》第110页。
[11]
清初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四《辛卯春尽歌者王�北游告别戏题十四绝句》之六:"山
梨易栗皆凡果,上苑频婆劝客尝。"吴伟业《梅村家藏稿》卷一一《海户曲》:"葡萄满
摘倾筠笼,苹果新尝捧玉盘,赐出宫中公主谢,分遗阙下侍臣餐。"卷一二《苹婆》:"
汉苑收名果,如君�玉盘。几年沙海使,移入上林看。"所咏皆为明朝皇家苑囿栽种的频
婆果。
[12]
龚自珍《定�续集》卷一《说京师翠微山》:"草木有江东之玉兰,有苹婆,有巨松柏,
杂华靡靡芬腴。"同卷《说昌平州》:"其木多文杏、苹婆、柿、棠梨。"《说居庸关》
:"自入南口,木多文杏、苹婆、棠梨,皆怒华。"虽时隔二百年,仍可与《帝京景物略
》的这条记载相参证。
[13]
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1981)上册第75页。据书后
所列"引用书目",所引《谈乘》为万历间刻本。谢先生另著《明清笔记谈丛》(上海古
籍出版社, 1981),其中对《墨卿谈乘》也有专门介绍,称所见为天启间刻本(见书中第
33~35页)。
[14]
梁章钜《浪迹丛谈》卷六"张居正"条。
[15]
《本草纲目》卷三○《果之二》,《农政全书》卷二九《树艺・果部上》。
[16]
伊钦恒《群芳谱诠释(增补订正)》第84页。
[17]
《清圣祖御制文集》第四集卷三○《杂著・康熙几暇格物编》。
[18]
《御制数理精蕴》下编卷一○《线部八・方程》。
[19]
高士奇《扈从西巡日录》。无独有偶,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西逃,至
山西忻州时正值中秋,给随侍官员吴永的赏赐除月饼之外,也是"苹婆果"。见吴永口述
、刘治襄记《庚子西狩丛谈》(岳麓书社,1985)第70页。
[20]
《行水金鉴》卷五○《河水》。
[21]
王�监修《万寿盛典初集》卷一一○《歌颂五十・皇棚恭记》:"我皇上益沛恩膏,特颁
大�,……香发苹婆之果,甘分大谷之梨。"
[22]
《大清会典则例》卷一五二《太常寺》载陵寝祭祀果品的"奏销定价",苹果每个二分八
厘。卷一五四《光禄寺》又载每年向民间"和买"鲜果的价格,苹果每个三分五厘。清初
谈迁《北游录・纪闻下》"游费"条记载,顺治十年(癸巳,1653)宫中"岁苹婆果费万
余金"。此处苹果价格似乎过高,未知何故。
[23]
曲泽州主编《北京果树志》第53~54页。
[24]
郑昌淦《明清农村商品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第436~442页。按《中国果
树志・苹果卷》第14至19页专门将提到苹果的明清方志列表,十分详备,只是其所谓"苹
果"涵盖较广,除我们讨论的频婆果、苹果外,也包括了柰、林檎等近属果类。
[25]
据光绪《山东通志》卷一三八《艺文志・子部・谱录类》记载,张新修"字子勉,一字亦
庵,晚号晴岩,临朐人,康熙间廪贡"。所著《齐雅》十卷,以解释齐地名物为主,"分
羽毛鳞虫谷蔬果草木花为十类,三百八十三则"(同上书卷一三九《艺文志・子部・杂家
类》),光绪《临朐县志》多有征引。但民国二十四年(1935)印行的《临朐续志》卷一
六《艺文略》,已称该书"存佚不可知"。《齐雅》这段材料虽写于清朝,但其描述的情
况可能在明朝中后期已经出现。徐渭《徐文长三集》卷六《频婆》诗(题注"一名平波"
):"石蜜偷将结,他鸡伏不成。千林黄鹄卵,一市楚江萍。旨夺秋厨腊,鲜专夏�冰。
上元灯火节,一颗百钱青。"所谓"一颗百钱青",恰好可以用《齐雅》的记载来解释。
[26]
王世贞《�州山人四部稿》卷一五六《说部・宛委余编一》。
[27]
阮元《�经室集》续集卷八所收诗,均道光七、八年在云南作。除这一首外,还有数首提
到苹果。《过以濯河》: "连村万树堆春雪,都是梨花频果花(原注:河在会泽县)"。
按会泽县在今云南东北部。《东园初夏》:"奇花现优钵,鲜果结频婆。"《晚饭与福儿
书斋登西台观稼》:"摘来青李兼苹果,开满红薇又桂花。"同卷还有《仙馆东新开二方
石池一栽荷一养鱼池上栽苹果树二株梨二株�于园南栽橡养山蚕以为民先》诗。
[28]
《清稗类钞》中华书局标点本第十二册(1986年出版),第5882~5883页。
[29]
《中国果树志・苹果卷》第146页,《苹果学》第45~46页。
[30]
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第6365~6366页。参阅织田得能《
佛教大辞典》(东京,大仓书屋,1917)第1504页,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
,1984)第1359页。
[31]
以上四条佛经材料承罗新先生检示。
[32]
佛经、变文提到频婆果,基本上都是比喻口唇。元杂剧中则有更进一步、以之比喻面颊红
润者。关汉卿《关张双赴西蜀梦》第三折形容"面如重枣"的关羽:"往常开怀常是笑呵
呵,绛云也似丹脸若频婆。"见徐沁君校点《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华书局,1980)
上册第 13页。又据徐氏校记,"丹脸"一作"丹颊"。
[33]
《通雅》卷四三《植物・木》。
[34]
《清稗类钞》中华书局标点本第十二册,第5883页。
[35]
全祖望《鲒�亭集》外编卷四八《说苹婆果》:"闽之漳浦一带,又别有苹婆果,甚坚而
劣,其殆嫫母之唇耶?" 所指大约也是《广东新语》、《植物名实图考》所提到"皮黑"
的岭南频婆果。按"嫫母"是古代传说中的丑妇。岭南频婆果由早先比喻"唇色赤好"到
被全祖望视为"嫫母之唇",其形象变化也是颇为有趣的。
[36]
这条材料承北京大学历史系丁一川先生检示。
[37]
王利华《郭义恭〈广志〉成书年代考证》,载《文史》第四十八辑。
[38]
王利华《〈广志〉辑校(一)――果品部分》,载《中国农史》1993年第4期。
[39]
唐人张�《朝野佥载》卷三有一条关于唐太宗贞观时"朱柰"的记载(《太平广记》卷四
一○亦有转引),文字与《太平广记》所引《洽闻记》近似,但没有"俗云频婆果"一句
。
[40]
《大唐西域记》卷一"阿耆尼国"、"屈支国",卷二"印度总述・物产"、"那揭罗曷
国・醢罗城",卷一二"钵铎创那国"、"斫句迦国"等条。
[41]
"阿里马"在蒙古语中指梨,见于贾敬颜、朱风合编《〈蒙古译语〉〈女真译语〉汇编》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0)所收《至元译语》、《华夷译语》等诸种蒙古语词著作。大约
蒙古人从突厥语民族那里接触到最早的水果是梨,即以突厥语泛称"果"的阿里马称之,
这大概也算是小小的文化交流"误读"吧。至于苹果,在上引贾敬颜等《汇编》所收蒙古
语词著作中,直到清朝后期的《新刻校正买卖蒙古同文杂字》才有收辑,称为 pinggǔ,
显然是来自汉语的借词。
[42]
明初陈诚等人出使帖木儿帝国,在哈烈城(今阿富汗赫拉特)看到"有力之家广筑果园,
盛种桃、杏、梨、李、花红……之类,……花红极大而脆,皆可收藏,经年颜色不改,必
以新旧相续为佳"(陈诚《西域番国志》"哈烈"条),似乎也是把当地的苹果看作林檎
(花红)了。
[43]
两诗转引自吴蔼宸选辑《历代西域诗抄》(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第108、153页。
星期日, 十二月 02, 2007
星期五, 十一月 30, 2007
风雪看车记
俺们镇里下大雪了,
可怜俺和同学还是顶着风雪去遥远的车行看车,毕竟这是长远之计阿
其实我是个帮闲了,但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经验俺还是义不容辞的陪同学去了
上完可恶的统计课,俺们碰头,同学划了一把笔钱到户头上,口水ing
但是钱还在纸上,我们还要匆匆的赶bus
那地方颇为遥远,我们谁都没去过,跟着感觉走吧
果然下了bus却发现离选定的dealer还很远
不过却发现这地方路旁都是dealer, 正好一家一家看过去
踏着厚厚的积雪,我们开始了看车历程
没走几步就发现一个在网上从来没见过的dealer名曰one stop
赫赫,随便看看,结果发现了不少看起来不错的车,而且价格都比网上的厚道
看来还真是耳闻不如眼见阿!
俺瞧见一辆很新的凯美瑞向同学推荐之
这时dealer出来了,问俺们干啥
废话,买车么,不过俺说just have a look
那老头看我们徒步雪中的样子和蔼的说less bucks
搞得俺们不好意思,就奔去下家了
靠,这家简直是宰人价,逃~~~~
话说跨过了n家终于来到了预定的那家
迅速找到那辆几乎是新的 PT Cruiser
我瞧这车就不顺眼,怪怪的
进去以后发现空间小的很,我和同学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向中间靠拢
而且居然挂不上档。。。车里冷的要死还没暖风
发现是手刹放不下,只好找来肥肥的dealer搞定
奇怪我也是先向后扳,怎么之前没成功呢,莫非需要蛮力?
总之感觉甚为不爽
btw,我们两个潮手花了不少功夫才把车倒车位。。。555
天色不早,俺们往回走了,觉得还是到那个one stop看看凯美瑞
回去,试之,那感觉这是个能呆的车,至少塞几个我不成问题
日车内设也精巧,不由得我们在里面听了半天音乐
总之对这个车感觉甚好!
同学决定明天就来买
无奈天黑了,没法试了,还要等bus回家,
操,可那bus居然置我们不顾,明明看见我们了却没停!果真是one stop阿
我们俩冻得要死,下一班车是半个小时之后,俺们只好跑到walmart暖暖身子
为了发泄,俺买了不少cheez-it,这种垃圾食品用来毒害自己是最好的
终于赶上了车,回家一看发现take home exam没带回来,哭,后天就要交阿
(第二天晚上基本没睡觉赶exam,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懂。。。)
好消息是同学昨天把车开回来了,在宿舍的停车位里面显得甚为高大,哈哈
好歹算是俺的推荐阿,可俺自己的车在哪里啊
星期二, 十一月 27, 2007
书足矣
回答友人关于荒岛十年带什么东西的问题,其选项包括书,光碟等等。
可是我明明记得以前这个问题只是书。看来这类问题也是与时俱进阿。
现在影视作品成了最重要的媒介,单纯的文字似乎无法表达这个快速变化中的多彩世界
在顽固的学术界,生动的slides也越来越多,或许我们离动画版的科学杂志不远了
不过,我这样的遗少却对文字有种特殊的感情,说说俺的道理
语言是人类逻辑的表达方式,而文字来自于语言,且往往是精炼的语言
所以用文字表达的逻辑最清晰最简约的
同时文字又是最自由最通融的
因为文字本是没有的,使我们的感官接触了信息再组织而成的
这样文字的作品是深度的再创造,大多数时候是精炼
简约后面省略的信息是我们自己填补的
当然这和作者的思维也有关,比如我这样头脑混乱的人写在这里的文字就不能让太多人理解
回到那个荒岛或是监狱阅读的问题,带什么影视作品,数据,书?
我选择书,或者说只带书就够了
换个角度,写一本书的精力往往要超过一部电视连续剧很多,即使算上各种人员的共同劳
动
每个画片的斟酌一般而言是比不上字斟句酌的密度
作为观者,在此物能消耗的精力应该正比于创作此物的精力
有了这个做标准带什么书就很好确定了
一种类型是集体创作,如某些宗教文化经典
几代人不断修编,不过这样的作品内部往往前后矛盾之处,而且于外部则相互排斥
鼓吹宽容其实最不宽容,但这不宽容又坚定了信念。。。
另一类是精细琢磨的文字故事,
《卡拉马佐夫兄弟》
《追忆逝水年华》
《红楼梦》
尤其是红楼这样没有结尾的故事,留下的空白足够人们发挥。
不过要是读者是索引狂,那么有限的资源只能让他更郁闷。
我等好歹算是学理的,应该说说科学方面的书。
记得王晓波说过那本基米诺维奇编的《高等数学习题集》
我则更喜欢奥赛,当然最好别给我答案。。。
还有些玄书,最有代表的是易经了,大简就是大繁阿。
可是我明明记得以前这个问题只是书。看来这类问题也是与时俱进阿。
现在影视作品成了最重要的媒介,单纯的文字似乎无法表达这个快速变化中的多彩世界
在顽固的学术界,生动的slides也越来越多,或许我们离动画版的科学杂志不远了
不过,我这样的遗少却对文字有种特殊的感情,说说俺的道理
语言是人类逻辑的表达方式,而文字来自于语言,且往往是精炼的语言
所以用文字表达的逻辑最清晰最简约的
同时文字又是最自由最通融的
因为文字本是没有的,使我们的感官接触了信息再组织而成的
这样文字的作品是深度的再创造,大多数时候是精炼
简约后面省略的信息是我们自己填补的
当然这和作者的思维也有关,比如我这样头脑混乱的人写在这里的文字就不能让太多人理解
回到那个荒岛或是监狱阅读的问题,带什么影视作品,数据,书?
我选择书,或者说只带书就够了
换个角度,写一本书的精力往往要超过一部电视连续剧很多,即使算上各种人员的共同劳
动
每个画片的斟酌一般而言是比不上字斟句酌的密度
作为观者,在此物能消耗的精力应该正比于创作此物的精力
有了这个做标准带什么书就很好确定了
一种类型是集体创作,如某些宗教文化经典
几代人不断修编,不过这样的作品内部往往前后矛盾之处,而且于外部则相互排斥
鼓吹宽容其实最不宽容,但这不宽容又坚定了信念。。。
另一类是精细琢磨的文字故事,
《卡拉马佐夫兄弟》
《追忆逝水年华》
《红楼梦》
尤其是红楼这样没有结尾的故事,留下的空白足够人们发挥。
不过要是读者是索引狂,那么有限的资源只能让他更郁闷。
我等好歹算是学理的,应该说说科学方面的书。
记得王晓波说过那本基米诺维奇编的《高等数学习题集》
我则更喜欢奥赛,当然最好别给我答案。。。
还有些玄书,最有代表的是易经了,大简就是大繁阿。
星期四, 十一月 22, 2007
说点西藏教育的情况
看到大家对西藏挺关心的,小弟今年在那里转悠了一个多月,说点见闻,当然很多也是
道听途说,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我这里说的是西藏的一般地方,不是拉萨,八一之类的大城市
一个县,一般有一所高级中学,小学基本上每个镇子都有,他们上学不容易,如果不住
校的话要翻山越岭来上学。但是基本上他们想住校都没有问题,因为国家负责一切的衣
食住行,包括书本,衣服,鞋子和饭菜。换句话说不要家长掏一分钱,这个政策在内地
西部地区才开始实行,可见国家对西藏教育的重视。但是,大部分孩子还是不上学,不
要看国家的统计数字,每到普9检查的时候,学校就掏钱让孩子们到学校占座,似乎是
每人10块?具体价钱有差别,俺也可能记错。所以上报的入学人数很高,但实际可能小
学不到40%,我所了解的几个地区还是比较重视教育的。一开始我也想不通,为啥政府
养孩子教育孩子,家里还不让孩子上学呢?后来才明白,小孩子在家里就算劳力了,放
羊,带弟弟妹妹,做饭洗碗等等,相比这些好处,省下的饭钱对于家里的大锅饭而言微
不足道。
学校一般是分为藏语班和汉语班的,两个班的主修语言不同,但是另一种语言作为副修
。藏人大部分都上藏语班,汉族大部分都上汉语班,当然也有少数个例。汉人小孩基本
不怎么学藏语,因为用处不多,很多人也想回内地,所以藏语课基本都应付。藏人呢,
当然要学好藏语,但是他们对汉语也还算重视。
说说那些乡下的学校,一般校长都是藏族,汉藏老师差不多,可能藏族老师多些。看藏
族校长的好坏,一般汉族老师还是受些歧视的,平时生活也是汉藏老师分开。特别是在
一些藏族校长比较刁蛮的地方,很多学生不把汉族老师当回事,当然也有个别钦慕汉族
文化的,汉语比藏语还好(这里指文字)。他们那里的好学生大都是到内地来读书的,
所以每年考取内地学校的人数也成为衡量教学的重要指标。他们的小学升初中,中考,
高考都是可以考内地学校的,也就是我们说的藏族班。但是他们也希望到拉萨去念书,
因为他们心目中拉萨是圣地,而且显然比北京重要得多。暂时就这么多,还有些其他话
题,可能说出来带偏见,就不讲了,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道听途说,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我这里说的是西藏的一般地方,不是拉萨,八一之类的大城市
一个县,一般有一所高级中学,小学基本上每个镇子都有,他们上学不容易,如果不住
校的话要翻山越岭来上学。但是基本上他们想住校都没有问题,因为国家负责一切的衣
食住行,包括书本,衣服,鞋子和饭菜。换句话说不要家长掏一分钱,这个政策在内地
西部地区才开始实行,可见国家对西藏教育的重视。但是,大部分孩子还是不上学,不
要看国家的统计数字,每到普9检查的时候,学校就掏钱让孩子们到学校占座,似乎是
每人10块?具体价钱有差别,俺也可能记错。所以上报的入学人数很高,但实际可能小
学不到40%,我所了解的几个地区还是比较重视教育的。一开始我也想不通,为啥政府
养孩子教育孩子,家里还不让孩子上学呢?后来才明白,小孩子在家里就算劳力了,放
羊,带弟弟妹妹,做饭洗碗等等,相比这些好处,省下的饭钱对于家里的大锅饭而言微
不足道。
学校一般是分为藏语班和汉语班的,两个班的主修语言不同,但是另一种语言作为副修
。藏人大部分都上藏语班,汉族大部分都上汉语班,当然也有少数个例。汉人小孩基本
不怎么学藏语,因为用处不多,很多人也想回内地,所以藏语课基本都应付。藏人呢,
当然要学好藏语,但是他们对汉语也还算重视。
说说那些乡下的学校,一般校长都是藏族,汉藏老师差不多,可能藏族老师多些。看藏
族校长的好坏,一般汉族老师还是受些歧视的,平时生活也是汉藏老师分开。特别是在
一些藏族校长比较刁蛮的地方,很多学生不把汉族老师当回事,当然也有个别钦慕汉族
文化的,汉语比藏语还好(这里指文字)。他们那里的好学生大都是到内地来读书的,
所以每年考取内地学校的人数也成为衡量教学的重要指标。他们的小学升初中,中考,
高考都是可以考内地学校的,也就是我们说的藏族班。但是他们也希望到拉萨去念书,
因为他们心目中拉萨是圣地,而且显然比北京重要得多。暂时就这么多,还有些其他话
题,可能说出来带偏见,就不讲了,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星期三, 十一月 21, 2007
盐商,垄断,取向
thanksgiving 放假,就下了点关于盐商的纪录片看看
片子里面对徽州盐商大加褒奖,于官府于文化于扬州等地的百姓有诸多贡献
初看来确实如此,在封建社会聚积如此巨量的财富让人吃惊之余不免赞赏
可换个观点,盐商所为不过是借垄断东南盐业之势
从老百姓的饭碗里盘剥银两再集聚于扬州抑或徽州
片中常言扬州徽州之富庶与奢侈,不过是垄断利益消费后的副产品而已
却无半句论及各地百姓吃盐之坚,我辈不免愤愤
说到这,可能有点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中的重农抑商的意思
但是此商不比西方乃至宋明之商
其实所谓盐商根本就不是正常的商业
而是集权政府的代销商,或者买办
他们挣取的是盐引的高额垄断利益,保证的是政府的高额盐税
而这种高额利润即不来自于生产也不是正常流通过程中产生
自然他们的资本也不会投入生产或流通中了
除了追求奢侈的生活
首要的是贿赂官府官府以维持垄断
不过随着清政府的内外交困,盐商的纳贡也随之激增
要维持下去只能赚取更高的垄断利润,抬高盐价
下层之民众生活愈苦
进而所谓私盐盛行,其实私盐乃是正常的商业流通
若论利于民其远胜于官盐
而说到扬州盐商之贡献,文化总是挂在嘴边
借此在贬讽晋商一番
可那是什么文化呢,朱子之余而已
以及心向仕途的科考之路
至于商业技能,文中一再提及的徽州朝奉在古代小说中的形象最明白不过了
可对比的是山西票号先进的资本流通技能
总之,盐商之兴盛乃是中国集权制在商品流通中的体现罢了
与近代之商业差的远
而片中对盐商奢华的艳羡之情难掩
想想最近看郎咸平在加拿大之讲演
中国拜金思想之盛可见一斑
而此拜金中最热的乃是攫取垄断利益。。。
谁顾小民之疾苦
片子里面对徽州盐商大加褒奖,于官府于文化于扬州等地的百姓有诸多贡献
初看来确实如此,在封建社会聚积如此巨量的财富让人吃惊之余不免赞赏
可换个观点,盐商所为不过是借垄断东南盐业之势
从老百姓的饭碗里盘剥银两再集聚于扬州抑或徽州
片中常言扬州徽州之富庶与奢侈,不过是垄断利益消费后的副产品而已
却无半句论及各地百姓吃盐之坚,我辈不免愤愤
说到这,可能有点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中的重农抑商的意思
但是此商不比西方乃至宋明之商
其实所谓盐商根本就不是正常的商业
而是集权政府的代销商,或者买办
他们挣取的是盐引的高额垄断利益,保证的是政府的高额盐税
而这种高额利润即不来自于生产也不是正常流通过程中产生
自然他们的资本也不会投入生产或流通中了
除了追求奢侈的生活
首要的是贿赂官府官府以维持垄断
不过随着清政府的内外交困,盐商的纳贡也随之激增
要维持下去只能赚取更高的垄断利润,抬高盐价
下层之民众生活愈苦
进而所谓私盐盛行,其实私盐乃是正常的商业流通
若论利于民其远胜于官盐
而说到扬州盐商之贡献,文化总是挂在嘴边
借此在贬讽晋商一番
可那是什么文化呢,朱子之余而已
以及心向仕途的科考之路
至于商业技能,文中一再提及的徽州朝奉在古代小说中的形象最明白不过了
可对比的是山西票号先进的资本流通技能
总之,盐商之兴盛乃是中国集权制在商品流通中的体现罢了
与近代之商业差的远
而片中对盐商奢华的艳羡之情难掩
想想最近看郎咸平在加拿大之讲演
中国拜金思想之盛可见一斑
而此拜金中最热的乃是攫取垄断利益。。。
谁顾小民之疾苦
星期四, 十一月 08, 2007
咪姆——我们是爱科学的好少年
《咪姆》(ミームいろいろ梦の旅)
是一部1983年-1985年间由日本TBS电视台播放的科普动画片
没有印象了吧,那就看看这个
那个粉色的水母,还有在土卫几?上看到的土星光环
我似乎是上幼儿园时看的?依稀的记忆。。。。
我一直觉得自己对科学有着拜物一样的情节
是那时环境的影响吧,爱科学的好少年
阿童木不太记得了,但是咪姆,还有黑猫警长里面的螳螂,以及后来的《名人的故事》
不过印象更深的是科普书,首先是每期必看的《少年科学画报》
当时和小学班上几个人照着画军舰,之后才知道还有其他军事杂志
于是乎我们几个人分了方向,某人买《兵器知识》,某人买《装甲坦克车辆》,某人买《航空知识》
我当时最喜欢的是《舰船知识》,也许是远航的游记刺激了我,还有马岛海战,哈哈
那时就立志报考大连海军舰艇学院,不过这个志向随着我的明眸一起消失了。。。
放个震惊的图片,看看79年的《少年科学画报》封面是什么?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10_7_85419_6185419.jpg
老爸也给买了不少科普书,《十万个为什么》还有日本的科普读物
记得那时跟同学炫耀:离我们最近的比邻星—半人马座α星C
半人马座的α星是一颗三合星,其中的C星是其中很小的一颗红矮星,距离地球4.22光年!
yeah,找wiki复核了一下,发现童年的记忆真是牢固啊。
我那时是小小的Mr Know all
也常常幻想去太空旅行,不知道有人看过一个美国的科幻片叫《太空学校》没有
我当时就幻想去那个学校,后来看了《太空堡垒》更是震撼(本名《超时空要塞》)
那时就如饥似渴的看天文书。。。可惜那个时代的天文读物太少了
就是那几本书,还有几本旧的《天文爱好者》
不过数学书倒是很多,所以小时候没事就看数学
都是很有趣的那种,什么墨比乌斯圈上的蚂蚁啦
不过后果是后来接触枯燥的数学课本就完全学不下午了。。。
一次上小学3年级的时候,一个叔叔到学校接我,问我将来想干吗?
我在那个自行车后座上用响亮的声音说道:证明1+1为什么等于2
哈哈,可惜我现在还不懂哥德巴赫猜想怎么证明
不知道为什么,似乎现在的小孩不如我们那时那么爱科学了
可能他们能玩得更多了吧,但是我以为像圣斗士星矢那样的片子绝对比不上咪姆,赫赫
是一部1983年-1985年间由日本TBS电视台播放的科普动画片
没有印象了吧,那就看看这个
那个粉色的水母,还有在土卫几?上看到的土星光环
我似乎是上幼儿园时看的?依稀的记忆。。。。
我一直觉得自己对科学有着拜物一样的情节
是那时环境的影响吧,爱科学的好少年
阿童木不太记得了,但是咪姆,还有黑猫警长里面的螳螂,以及后来的《名人的故事》
不过印象更深的是科普书,首先是每期必看的《少年科学画报》
当时和小学班上几个人照着画军舰,之后才知道还有其他军事杂志
于是乎我们几个人分了方向,某人买《兵器知识》,某人买《装甲坦克车辆》,某人买《航空知识》
我当时最喜欢的是《舰船知识》,也许是远航的游记刺激了我,还有马岛海战,哈哈
那时就立志报考大连海军舰艇学院,不过这个志向随着我的明眸一起消失了。。。
放个震惊的图片,看看79年的《少年科学画报》封面是什么?
http://pic.tiexue.net/pics/2007_10_7_85419_6185419.jpg
老爸也给买了不少科普书,《十万个为什么》还有日本的科普读物
记得那时跟同学炫耀:离我们最近的比邻星—半人马座α星C
半人马座的α星是一颗三合星,其中的C星是其中很小的一颗红矮星,距离地球4.22光年!
yeah,找wiki复核了一下,发现童年的记忆真是牢固啊。
我那时是小小的Mr Know all
也常常幻想去太空旅行,不知道有人看过一个美国的科幻片叫《太空学校》没有
我当时就幻想去那个学校,后来看了《太空堡垒》更是震撼(本名《超时空要塞》)
那时就如饥似渴的看天文书。。。可惜那个时代的天文读物太少了
就是那几本书,还有几本旧的《天文爱好者》
不过数学书倒是很多,所以小时候没事就看数学
都是很有趣的那种,什么墨比乌斯圈上的蚂蚁啦
不过后果是后来接触枯燥的数学课本就完全学不下午了。。。
一次上小学3年级的时候,一个叔叔到学校接我,问我将来想干吗?
我在那个自行车后座上用响亮的声音说道:证明1+1为什么等于2
哈哈,可惜我现在还不懂哥德巴赫猜想怎么证明
不知道为什么,似乎现在的小孩不如我们那时那么爱科学了
可能他们能玩得更多了吧,但是我以为像圣斗士星矢那样的片子绝对比不上咪姆,赫赫
星期六, 十一月 03, 2007
梦里中国行——缘起
有人问我中国有什么最值得游玩的地方,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因为中国实在太大,各个地方的差异明显,只能说各具特色吧。
又有人问我对中国那些地方印象最深,这个应该好回答吧。
确实,我去过得地方不算多,但那些记忆如幻灯片一般在脑海滑过,我却难以挑出所谓的
最好。
没有办法,蠢人只好絮叨些,把那些经过我坏记性谋杀过的片断罗列,顺便还加入自己的
一些臆想。
看看能不能回忆出这神奇土地的半鳞片爪。
一方面是在这个穷乡僻壤对故土的意淫,另一方面是希望能给诸位些个人的意见。
鉴于穷学生的经济状况,便宜的中国铁路是我出行的首选,下面就是俺的足迹
http://bbs.nju.edu.cn/file/C/caesar2st/chinarealway.jpg
自己的机器上没有gis软件,等下次再做个好图补上.
大概能看出俺没有去过华南的广大地区,其实中原的很多地方也是路过.
思考一下,中国从旅游的地域特色似乎可以分成这么几块:
东北-东三省-东北文化?
内蒙古-草原文化
北京-皇家文化
华北-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天津,徐州-中原文化
华东-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南文化?
华中-湖北,湖南,江西-故楚地-楚文化?
福建,台湾-闽文化
华南-广东,广西,海南-粤文化?
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陕南,湘西-西南官话地区-西南文化?
西北-陕西,宁夏,甘肃,西宁
新疆
西藏,青海,川西,甘南-藏文化
当然要是细分就更没边了,这只是我的小看法而已,那我就依此分类说说.
因为中国实在太大,各个地方的差异明显,只能说各具特色吧。
又有人问我对中国那些地方印象最深,这个应该好回答吧。
确实,我去过得地方不算多,但那些记忆如幻灯片一般在脑海滑过,我却难以挑出所谓的
最好。
没有办法,蠢人只好絮叨些,把那些经过我坏记性谋杀过的片断罗列,顺便还加入自己的
一些臆想。
看看能不能回忆出这神奇土地的半鳞片爪。
一方面是在这个穷乡僻壤对故土的意淫,另一方面是希望能给诸位些个人的意见。
鉴于穷学生的经济状况,便宜的中国铁路是我出行的首选,下面就是俺的足迹
http://bbs.nju.edu.cn/file/C/caesar2st/chinarealway.jpg
自己的机器上没有gis软件,等下次再做个好图补上.
大概能看出俺没有去过华南的广大地区,其实中原的很多地方也是路过.
思考一下,中国从旅游的地域特色似乎可以分成这么几块:
东北-东三省-东北文化?
内蒙古-草原文化
北京-皇家文化
华北-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天津,徐州-中原文化
华东-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南文化?
华中-湖北,湖南,江西-故楚地-楚文化?
福建,台湾-闽文化
华南-广东,广西,海南-粤文化?
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陕南,湘西-西南官话地区-西南文化?
西北-陕西,宁夏,甘肃,西宁
新疆
西藏,青海,川西,甘南-藏文化
当然要是细分就更没边了,这只是我的小看法而已,那我就依此分类说说.
星期四, 十一月 01, 2007
星期日, 十月 14, 2007
百合二世补遗
我的blog到处漂泊。。。现在看来blogger还是可以信任的,所以补一些东西全当档案了
作 者: caesar2st
标 题: 之前
时 间: Thu Jan 19 02:23:25 2006
点 击: 68
算半个老乡的李敖用北京土话说了格儿、颠儿、得儿、松儿、翻儿
有些道理,俺就想不如继续舞这个干戚吧
哈哈,把自己抬得太高了,说最根本的还是习惯这儿,赫赫
可惜事情太多,如今才借地重开
以此为序吧,在下来就是之后了
作 者: caesar2st
标 题: 原来caesar不读书
时 间: Thu Jan 19 02:24:31 2006
点 击: 79
那天老板问我最近读了什么书,推荐几本有趣的。
茫然,突然发现这一年来基本就没看过什么书。
可怕啊,不读书的日子居然有一年之久阿,想想以前一天300页的速度,不由得低头看了看
胸口。
变了,自己越来越向一个理科呆子的方向发展了,一种以前深恶痛绝的人。
没时间么?不是阿,即使考试在忙,还是看了很多网页的。
前不久,出去吃饭,自己又胡说八道了不少,别人问什么网站比较好,我推荐天涯。一个
师兄就说一看你就是混在天涯的人。现在觉得说是混在天涯还好了,可版面由原来的关天
茶社、煮酒论史还算可以的版面渐渐转向了什么舞文弄墨、天涯杂谈了。说现实其实就是
低俗。
无知加低俗,简直是无可救药了,可自己现在察觉到,习而不察。
不能这么忍受着堕落者,可看书的兴趣却实实在在的消退了。
希望能找到本能吸引我的书吧,决定明天去借邓广铭的《稼轩词编年笺注》
希望能回到以前------背诗为乐
作 者: caesar2st
标 题: 自闭与同化
时 间: Wed Jan 25 20:40:06 2006
点 击: 50
看了世纪大讲坛席慕容的讲座才知道她是蒙古人
她讲座的题目名为《土地、族群、文化》其实就是为了保存草原文化在呐喊
俺也去过她说的那些地方,也到过这些族群的博物馆
自己又算是一个在做环境工作的人,对其见解颇感认同
不过她的一些观点可不那么令人信服
如她已经认识到了破坏蒙古文化的关键就是汉人的大批迁入
也知道这就是生存空间的抢夺
那么你怎么可能祈求这些外人去帮你保护土地、族群和文化呢
这不是与虎谋皮么
她似乎想唤起我们这里知识分子的善良
岂知这帮人在利益面前最是无耻的
当然平时假惺惺的关切也是很积极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求人不如求己
求助外界以自闭不若积极借鉴以自保
不要怕文化变化,那个文化不变化就是将死的前兆
也不要怕被同化,毕竟有物之本性,
所谓天择也是此天此地的选择,好的借鉴也是因此天因此地的借鉴
与外物化而为一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作 者: caesar2st
标 题: 校园里的独自行走
时 间: Sat Jan 28 23:23:39 2006
点 击: 53
年三十的早上,走在燕园里
第一次觉得行单影孤
嘈杂的人声已不存在
记忆的喧嚣也难觅踪迹
现实与理想的我都归到了孤寂
从许多天前就一直憋在宿舍里面
把自己的行动与思想禁锢在8平米之内
叹息自己 可堪孤馆避春寒
怎知这小小的避难地比外面更加寒冷
校园里面似乎只剩下摇曳的枯枝
不 两耳又充斥着另外的声音
蹦出一句 始闻鸦鸣躁
有了下句,可不敢对出来
一个人在谷底里行走
虽然知道路在那里
可看不到尽头或者没有尽头
对出的高崖压着我的心
作 者: caesar2st
标 题: 烟花的气息
时 间: Sun Jan 29 00:42:46 2006
点 击: 67
今年北京的烟花爆竹开禁
其实几年前管得就不严了
可我家没有买爆竹
一家人挤在窗台前看别人放
一束束飞焰划过
我们能做的只是品评
那一枝飞过了二十层的高楼
这一枝映红了半边天
突然一枝斜刺里飞出直奔我家阳台
想起小时候和爸爸在阳台上放闪光雷
爸爸戴着皮手套
我拿着香小心翼翼得点引信
结果我一晃直接点到了引信的底部
爸爸马上就调转了炮口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一个闪光就飞向了对面的阳台
接近12点了,烟花也密集起来
望着燃烧的烟花
我默默祈祷 请带走我这一年的不幸吧
当爆竹的烟雾飞腾起来
我打开窗子探出头
冰凉 清新 烟火味道
一个个钻进了我的鼻腔
嗯,烟花的气息
我喜欢
渐渐声音平息了
爸爸说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我说 明年还会有的
作 者: caesar2st
标 题: 自以心为形役奚惆帐而独悲
时 间: Sat Apr 8 01:44:28 2006
点 击: 94
2006-4-6 18:05:00
清明大风,扬沙飞尘,今早冻雨又不期而遇。
春色三分,两分尘土,一分流水。
惟有扬花难觅。
仿佛回到南方那些阴雨连绵的日子。
雨虽润物却似尽洒于心,点点滴滴都是离人泪。
水滴划过的痕迹是不再的瞬间
一切都不在,除了心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是非不清,亲疏不辨
灰幕遮天,心为形役
奚惆帐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破心障以求自由,放形骸于四野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遑遑欲何之?
登乐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又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愿随渊明去也
可,我真的能么,懦夫
作 者: caesar2st
标 题: 之前
时 间: Thu Jan 19 02:23:25 2006
点 击: 68
算半个老乡的李敖用北京土话说了格儿、颠儿、得儿、松儿、翻儿
有些道理,俺就想不如继续舞这个干戚吧
哈哈,把自己抬得太高了,说最根本的还是习惯这儿,赫赫
可惜事情太多,如今才借地重开
以此为序吧,在下来就是之后了
作 者: caesar2st
标 题: 原来caesar不读书
时 间: Thu Jan 19 02:24:31 2006
点 击: 79
那天老板问我最近读了什么书,推荐几本有趣的。
茫然,突然发现这一年来基本就没看过什么书。
可怕啊,不读书的日子居然有一年之久阿,想想以前一天300页的速度,不由得低头看了看
胸口。
变了,自己越来越向一个理科呆子的方向发展了,一种以前深恶痛绝的人。
没时间么?不是阿,即使考试在忙,还是看了很多网页的。
前不久,出去吃饭,自己又胡说八道了不少,别人问什么网站比较好,我推荐天涯。一个
师兄就说一看你就是混在天涯的人。现在觉得说是混在天涯还好了,可版面由原来的关天
茶社、煮酒论史还算可以的版面渐渐转向了什么舞文弄墨、天涯杂谈了。说现实其实就是
低俗。
无知加低俗,简直是无可救药了,可自己现在察觉到,习而不察。
不能这么忍受着堕落者,可看书的兴趣却实实在在的消退了。
希望能找到本能吸引我的书吧,决定明天去借邓广铭的《稼轩词编年笺注》
希望能回到以前------背诗为乐
作 者: caesar2st
标 题: 自闭与同化
时 间: Wed Jan 25 20:40:06 2006
点 击: 50
看了世纪大讲坛席慕容的讲座才知道她是蒙古人
她讲座的题目名为《土地、族群、文化》其实就是为了保存草原文化在呐喊
俺也去过她说的那些地方,也到过这些族群的博物馆
自己又算是一个在做环境工作的人,对其见解颇感认同
不过她的一些观点可不那么令人信服
如她已经认识到了破坏蒙古文化的关键就是汉人的大批迁入
也知道这就是生存空间的抢夺
那么你怎么可能祈求这些外人去帮你保护土地、族群和文化呢
这不是与虎谋皮么
她似乎想唤起我们这里知识分子的善良
岂知这帮人在利益面前最是无耻的
当然平时假惺惺的关切也是很积极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求人不如求己
求助外界以自闭不若积极借鉴以自保
不要怕文化变化,那个文化不变化就是将死的前兆
也不要怕被同化,毕竟有物之本性,
所谓天择也是此天此地的选择,好的借鉴也是因此天因此地的借鉴
与外物化而为一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作 者: caesar2st
标 题: 校园里的独自行走
时 间: Sat Jan 28 23:23:39 2006
点 击: 53
年三十的早上,走在燕园里
第一次觉得行单影孤
嘈杂的人声已不存在
记忆的喧嚣也难觅踪迹
现实与理想的我都归到了孤寂
从许多天前就一直憋在宿舍里面
把自己的行动与思想禁锢在8平米之内
叹息自己 可堪孤馆避春寒
怎知这小小的避难地比外面更加寒冷
校园里面似乎只剩下摇曳的枯枝
不 两耳又充斥着另外的声音
蹦出一句 始闻鸦鸣躁
有了下句,可不敢对出来
一个人在谷底里行走
虽然知道路在那里
可看不到尽头或者没有尽头
对出的高崖压着我的心
作 者: caesar2st
标 题: 烟花的气息
时 间: Sun Jan 29 00:42:46 2006
点 击: 67
今年北京的烟花爆竹开禁
其实几年前管得就不严了
可我家没有买爆竹
一家人挤在窗台前看别人放
一束束飞焰划过
我们能做的只是品评
那一枝飞过了二十层的高楼
这一枝映红了半边天
突然一枝斜刺里飞出直奔我家阳台
想起小时候和爸爸在阳台上放闪光雷
爸爸戴着皮手套
我拿着香小心翼翼得点引信
结果我一晃直接点到了引信的底部
爸爸马上就调转了炮口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一个闪光就飞向了对面的阳台
接近12点了,烟花也密集起来
望着燃烧的烟花
我默默祈祷 请带走我这一年的不幸吧
当爆竹的烟雾飞腾起来
我打开窗子探出头
冰凉 清新 烟火味道
一个个钻进了我的鼻腔
嗯,烟花的气息
我喜欢
渐渐声音平息了
爸爸说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我说 明年还会有的
作 者: caesar2st
标 题: 自以心为形役奚惆帐而独悲
时 间: Sat Apr 8 01:44:28 2006
点 击: 94
2006-4-6 18:05:00
清明大风,扬沙飞尘,今早冻雨又不期而遇。
春色三分,两分尘土,一分流水。
惟有扬花难觅。
仿佛回到南方那些阴雨连绵的日子。
雨虽润物却似尽洒于心,点点滴滴都是离人泪。
水滴划过的痕迹是不再的瞬间
一切都不在,除了心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是非不清,亲疏不辨
灰幕遮天,心为形役
奚惆帐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破心障以求自由,放形骸于四野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遑遑欲何之?
登乐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又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愿随渊明去也
可,我真的能么,懦夫
推荐《激流中国》
最近在买买提上看到这个:审计署关于NHK《激流中国》系列纪录片的通知
hoho,这是对我喜欢的NHK纪录片系列的变相赞扬么
这里有很多敏感词,所以我题目就敷衍过去了
诸位有空可以搜搜看,youtube上有第一辑
绝对的真实,不是在中国社会深入体验过的人绝对没有这个视角
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敬业
关于纪录片我算是一个fan
科技类纪录片的老大应该是discovery
我不喜欢他的风格,但是无奈它做的多
其实我觉得BBC的系列才算是精品
至于关于东方内容的,NHK属第一
就说中国内容,不知道各位看过锦绣中华和故宫至宝没有
反正我是觉得CCTV那个故宫远没有日本人的理解和诠释得好
等有空了展开来说,以后能做个纪录片制作人多好啊
hoho,这是对我喜欢的NHK纪录片系列的变相赞扬么
这里有很多敏感词,所以我题目就敷衍过去了
诸位有空可以搜搜看,youtube上有第一辑
绝对的真实,不是在中国社会深入体验过的人绝对没有这个视角
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敬业
关于纪录片我算是一个fan
科技类纪录片的老大应该是discovery
我不喜欢他的风格,但是无奈它做的多
其实我觉得BBC的系列才算是精品
至于关于东方内容的,NHK属第一
就说中国内容,不知道各位看过锦绣中华和故宫至宝没有
反正我是觉得CCTV那个故宫远没有日本人的理解和诠释得好
等有空了展开来说,以后能做个纪录片制作人多好啊
星期六, 十月 06, 2007
下雪了~~~~~~~
前天还20多度,今天就下起了雨加雪,夏天刚过冬天就来了。。。
看了这个视频心里暖和了很多,http://www.ghztop.com/cartoon/d09.htm
于是在youtube上搜了很多片头,小时候的生活真有趣啊
虽然不记得什么情节了,但是那熟悉的片头一响起内心就有共鸣之音
现在看克塞非常一般了,但是一听到格德密斯,心头还是有点恐惧的感觉
花仙子的中文片首曲真甜啊
最感动的还是咪咪流浪记“我要,我要,我要,找我爸爸”。。。
小时候很难理解那些复杂的感情,有的只是与现实契合后的茫然
看了这个视频心里暖和了很多,http://www.ghztop.com/cartoon/d09.htm
于是在youtube上搜了很多片头,小时候的生活真有趣啊
虽然不记得什么情节了,但是那熟悉的片头一响起内心就有共鸣之音
现在看克塞非常一般了,但是一听到格德密斯,心头还是有点恐惧的感觉
花仙子的中文片首曲真甜啊
最感动的还是咪咪流浪记“我要,我要,我要,找我爸爸”。。。
小时候很难理解那些复杂的感情,有的只是与现实契合后的茫然
星期一, 九月 17, 2007
打球
周末去体育馆打球,似乎亚洲人都这个时候过来,20来号人吧
不过我去的早,碰上两个巨壮的大白,想学中文也这时候来
现在看出身体的差距了,2个1米87左右
弹跳一般,也就是能扣篮
因为上个礼拜看到一个1米7多的小黑空接爆扣。。。。。我连篮板都摸不到
不过这两大白的身体太壮了,肩比我宽多了,一转身直接就把我挤出去
而且每次上完篮都再用手打板。。。
我被盖了两个,没办法,身体素质差的太多,身高,体重,速度,球感都不如人家阿
后来感觉跟他们打都没有什么意思了。。。档次差的太多
幸好他们提前走了,剩下一堆亚洲人,华人占多数
香港人的技术还不错,但是耍宝比较多,台湾人意识和投篮都很好,东南亚的灵活性好
论身体肯定是大陆人强了,180以上的都是大陆的
我强吃了他们几个,然后用技术打,投篮突破他们基本都没办法,横扫之,哈哈
还是很遗憾,完全不能跟会打的老黑大白打
假动作,制空都没用,为了能出手只能加快速率,但是命中率惨不忍睹
如果人家不怎么防你还可以得几分,可是人家进攻真的一点办法没有。。。
一个变速就过了你,出手点比你摸高还高,篮下根本就抢不到板
决定转型SG,这还有点前途
不过我去的早,碰上两个巨壮的大白,想学中文也这时候来
现在看出身体的差距了,2个1米87左右
弹跳一般,也就是能扣篮
因为上个礼拜看到一个1米7多的小黑空接爆扣。。。。。我连篮板都摸不到
不过这两大白的身体太壮了,肩比我宽多了,一转身直接就把我挤出去
而且每次上完篮都再用手打板。。。
我被盖了两个,没办法,身体素质差的太多,身高,体重,速度,球感都不如人家阿
后来感觉跟他们打都没有什么意思了。。。档次差的太多
幸好他们提前走了,剩下一堆亚洲人,华人占多数
香港人的技术还不错,但是耍宝比较多,台湾人意识和投篮都很好,东南亚的灵活性好
论身体肯定是大陆人强了,180以上的都是大陆的
我强吃了他们几个,然后用技术打,投篮突破他们基本都没办法,横扫之,哈哈
还是很遗憾,完全不能跟会打的老黑大白打
假动作,制空都没用,为了能出手只能加快速率,但是命中率惨不忍睹
如果人家不怎么防你还可以得几分,可是人家进攻真的一点办法没有。。。
一个变速就过了你,出手点比你摸高还高,篮下根本就抢不到板
决定转型SG,这还有点前途
星期二, 九月 11, 2007
星期一, 九月 10, 2007
星期三, 九月 05, 2007
近日菜谱
最近两天放假比较闲,同学从中国店帮我买来了各种调料
于是决定多做点菜,请人吃饭,顺便改善一下生活
先说荤的
红烧肉:酱油和盐放多了,咸。。。间接导致肉不够嫩,水都紧出去了,糖色也炒深了
卤猪耳:调料放的少,没怎么入味,且没有把猪耳压平,导致边上翘起来,露出汤水来,
更加没味。料酒也放得少,有腥味,这边肉都嫩,据说不放血,
下回切几个口子,便于放血和入味
炖鸡腿:其实是同学做的,我没高压锅,这边高压锅比微波炉还贵。同学的调料比较好,
味道不错。
麻辣鸡胗:师兄拿来的,偶尔吃到辣椒的感觉还不错!
素的
洋葱炒胡萝卜:无奈之举,实在是胡萝卜和洋葱买多了,不好吃
肉丝炒芹菜:芹菜巨老,要从中间切开才能吃,不过我喜欢,嚼粗纤维的感觉就是好
土豆柿子椒:这边有种红色的甜土豆,发现完全不能用来做醋熘土豆丝,味道怪怪的
不过和柿子椒一起炒感觉还不错,这边的柿子椒也巨大,两个一盘菜。。。
凉拌黄瓜:这边居然有从中国进口的蒜,可是都发芽了,拌在黄瓜里面也不香不辣
主食
米饭就不说了
今天下午烙了肉饼,比较失败,因为面太硬了,锅有点小,最后成了馅饼的模样,厚厚的
,而且馅也咸了,面也活少了。剩下一些馅只好明天汆丸子了。
btw,之前还做过春卷,比较费时,不过得到了老板的赞扬,可惜办公室有个老印不吃猪肉
甜点
昨天奢了把,买了哈根达斯,3$,感觉一般以后还是买便宜的好了
还有一盒草莓,也是3$,草味特大,
这边什么东西都巨大而且草味很浓,如芹菜,黄瓜,草莓,葱
总体而言,做菜还没上路,因为这边的盐,糖和酱油的浓度都很高,还掌握不了量
原料也是,都是又大又粗,不好熟透,肉的腥味也打,都要先用水焯
而且是电炉烧菜,加热慢退热也满,火候不好把握
上面这些菜基本剩了很多,肉饼更是够多,所以以后几天就是吃剩饭了
下星期准备用同学带的腐乳做无锡排骨,瓦卡卡,还有炖猪蹄,不断实践,hoho
于是决定多做点菜,请人吃饭,顺便改善一下生活
先说荤的
红烧肉:酱油和盐放多了,咸。。。间接导致肉不够嫩,水都紧出去了,糖色也炒深了
卤猪耳:调料放的少,没怎么入味,且没有把猪耳压平,导致边上翘起来,露出汤水来,
更加没味。料酒也放得少,有腥味,这边肉都嫩,据说不放血,
下回切几个口子,便于放血和入味
炖鸡腿:其实是同学做的,我没高压锅,这边高压锅比微波炉还贵。同学的调料比较好,
味道不错。
麻辣鸡胗:师兄拿来的,偶尔吃到辣椒的感觉还不错!
素的
洋葱炒胡萝卜:无奈之举,实在是胡萝卜和洋葱买多了,不好吃
肉丝炒芹菜:芹菜巨老,要从中间切开才能吃,不过我喜欢,嚼粗纤维的感觉就是好
土豆柿子椒:这边有种红色的甜土豆,发现完全不能用来做醋熘土豆丝,味道怪怪的
不过和柿子椒一起炒感觉还不错,这边的柿子椒也巨大,两个一盘菜。。。
凉拌黄瓜:这边居然有从中国进口的蒜,可是都发芽了,拌在黄瓜里面也不香不辣
主食
米饭就不说了
今天下午烙了肉饼,比较失败,因为面太硬了,锅有点小,最后成了馅饼的模样,厚厚的
,而且馅也咸了,面也活少了。剩下一些馅只好明天汆丸子了。
btw,之前还做过春卷,比较费时,不过得到了老板的赞扬,可惜办公室有个老印不吃猪肉
甜点
昨天奢了把,买了哈根达斯,3$,感觉一般以后还是买便宜的好了
还有一盒草莓,也是3$,草味特大,
这边什么东西都巨大而且草味很浓,如芹菜,黄瓜,草莓,葱
总体而言,做菜还没上路,因为这边的盐,糖和酱油的浓度都很高,还掌握不了量
原料也是,都是又大又粗,不好熟透,肉的腥味也打,都要先用水焯
而且是电炉烧菜,加热慢退热也满,火候不好把握
上面这些菜基本剩了很多,肉饼更是够多,所以以后几天就是吃剩饭了
下星期准备用同学带的腐乳做无锡排骨,瓦卡卡,还有炖猪蹄,不断实践,hoho
星期五, 七月 27, 2007
星期日, 七月 15, 2007
星期三, 七月 11, 2007
到达梅里雪山!
从丽江开始,连续四天的骑行,昨天翻过4000米的白马雪山,终于到了梅里雪山脚下的飞
来寺。
快累死了,不过身体和精神还算好,小描述一下之前的经历,照片以后上
3号从西站出发,3天的硬座,我用防潮垫睡了两夜,被别人说成了小卧铺
5号早到昆明,下午在大理痛快的吃了一顿,6号下午和晚上转了转丽江,这之间都是做汽
车
7号和同行的重庆小伙子出发,到丽江的美丽达专卖调车,热心的老板帮我鼓捣了一上午,
太感谢了
中午才出丽江,爬坡,再爬坡,不过难度不大,除了赶上了一阵大雨,
然后上飞速的下坡,把同行的吓住了,然后过金沙江桥,小爬坡傍晚到了虎跳峡镇
虎跳峡还是很壮观,可惜没有时间去徒步
8号,今天才算是滇藏线的开始,38公里的上坡,海拔从1860到3370,刚开始爬坡重庆小伙
就搭车
好处是他把我的大包拿走了,不爽的是要我一个人爬了
更惨的上赶上大晴天,快晒死我了,一公里一公里的往上爬
快到山口的时候我就是骑一段推一段了,最后在山口上吃了点压缩饼干小憩了会
下山,只有一点下坡,之后是小中甸的起伏坡,搞的我很郁闷。。。
总算快到中甸了,上最高档冲到县城,累得坐在路上等同伴
他过来后却告诉我他要退出了,没办法只好找在我们前一天出发的三个人
如果他们已经过了白马雪山我就搭车赶他们,毕竟一个人有些担心
发短信,发现他们还在中甸休整,立马赶过去
两男,小福骑过新藏,大飞似乎有些高原反应,
还有一位女士,蝶,从陕西途径四川,重庆,贵州骑过来的,怕怕
我心里暗念:都一年没锻炼了,能赶上他们么,只能靠毅力了
9号,7点就赶到他们那里,突然大飞说他也放弃了。。。
于是合影之后我,小福,蝶出发翻山,路上看到干涸的那帕海
我一路上的比较快,反倒是他们在后面,我还有些纳闷
之后上下月亮弯,降了1000多米,有的坡还是很恐怖
中午快饿死了才到锛子拦,我大概喝了两暖壶的水
下午开始爬一个20公里的坡,算是爬白马的开始吧
我只能紧紧咬住蝶,这时才发现骑行要保存体力的,蝶爬上去都没怎么歇
我则是不停的喝水休息,唯一另人兴奋的是路上看到了长江第一弯
小福还在我后面,休息的时候才知道他的后拨有问题,只能用三挡
我用一挡都非常困难的。。。牛人啊
晚上疲惫的在书松住下,完全吃不下饭,和小指大的蟑螂一起睡觉。。。。
后面就是可怕的白马雪山了,47公里的连续爬坡,还是石板路,还有当天的特殊环境
掉点胃口吧。。。我要去吃饭了,呵呵
来寺。
快累死了,不过身体和精神还算好,小描述一下之前的经历,照片以后上
3号从西站出发,3天的硬座,我用防潮垫睡了两夜,被别人说成了小卧铺
5号早到昆明,下午在大理痛快的吃了一顿,6号下午和晚上转了转丽江,这之间都是做汽
车
7号和同行的重庆小伙子出发,到丽江的美丽达专卖调车,热心的老板帮我鼓捣了一上午,
太感谢了
中午才出丽江,爬坡,再爬坡,不过难度不大,除了赶上了一阵大雨,
然后上飞速的下坡,把同行的吓住了,然后过金沙江桥,小爬坡傍晚到了虎跳峡镇
虎跳峡还是很壮观,可惜没有时间去徒步
8号,今天才算是滇藏线的开始,38公里的上坡,海拔从1860到3370,刚开始爬坡重庆小伙
就搭车
好处是他把我的大包拿走了,不爽的是要我一个人爬了
更惨的上赶上大晴天,快晒死我了,一公里一公里的往上爬
快到山口的时候我就是骑一段推一段了,最后在山口上吃了点压缩饼干小憩了会
下山,只有一点下坡,之后是小中甸的起伏坡,搞的我很郁闷。。。
总算快到中甸了,上最高档冲到县城,累得坐在路上等同伴
他过来后却告诉我他要退出了,没办法只好找在我们前一天出发的三个人
如果他们已经过了白马雪山我就搭车赶他们,毕竟一个人有些担心
发短信,发现他们还在中甸休整,立马赶过去
两男,小福骑过新藏,大飞似乎有些高原反应,
还有一位女士,蝶,从陕西途径四川,重庆,贵州骑过来的,怕怕
我心里暗念:都一年没锻炼了,能赶上他们么,只能靠毅力了
9号,7点就赶到他们那里,突然大飞说他也放弃了。。。
于是合影之后我,小福,蝶出发翻山,路上看到干涸的那帕海
我一路上的比较快,反倒是他们在后面,我还有些纳闷
之后上下月亮弯,降了1000多米,有的坡还是很恐怖
中午快饿死了才到锛子拦,我大概喝了两暖壶的水
下午开始爬一个20公里的坡,算是爬白马的开始吧
我只能紧紧咬住蝶,这时才发现骑行要保存体力的,蝶爬上去都没怎么歇
我则是不停的喝水休息,唯一另人兴奋的是路上看到了长江第一弯
小福还在我后面,休息的时候才知道他的后拨有问题,只能用三挡
我用一挡都非常困难的。。。牛人啊
晚上疲惫的在书松住下,完全吃不下饭,和小指大的蟑螂一起睡觉。。。。
后面就是可怕的白马雪山了,47公里的连续爬坡,还是石板路,还有当天的特殊环境
掉点胃口吧。。。我要去吃饭了,呵呵
星期二, 七月 03, 2007
星期一, 六月 18, 2007
不能改变只好宣传
总是觉得自己有愧,所以激愤,但是别人不以为然
就在想自己是不是有问题
但看到某些文字,发觉自己没有问题,而是努力不够
我不能改变谁,但我会宣传这些给我身边的人
转载一篇天涯上的帖子:
作者:骑河楼反修学校 回复日期:2007-6-17 22:56:58
山西的黑奴事件震动很大,很多人很激动。其实,那些8964的人们
当时更有冲动-他们直接就上街了,虽然当时侵害民权的具体事件哪个都没有今天的众多事
件这么触目惊心。18年间,8964开始被人们有意无意地遗忘-如同遗忘中国历史其他丑陋的
部位。可是历史一直在悄悄地计算利息。麻木的国人短视到账本摊在他们面前了,才发现
积欠已久的债务连本带利已经还不上了。国人的目光短到只要不把他们碗里的午饭抢走,
他们就觉得日子可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地一天天挨过去。事实上,如果你容忍别人侵犯自
己看似抽象遥远的权利(比如随便发帖子的权利),那么迟早你会失去最具体最贴身的权
利-比如健康,住房,教育,水,还有孩子的人身安全。当权者贪污挥霍掉的财富,不是所
谓的国家财富,那是你的个人的财产,不过是委托给代理人以便更有效率地改善你个人幸
福-如果一切按照经济学理论运转的话。AT&T垄断的时代,消费者无权选择自己电话的颜色
,所以它被美国人给拆了。中国也有反垄断法,但是国家权力都被垄断的时候,这个法就
是一个冷笑话。你们没有言论自由,不能投票选择(讨厌选举的举字)政府,不能监督权力
,就等于你们亲手给垄断权力颁发了杀人执照-它杀的不是别人只可能是你们自己。短视的
人们面对垄断的权力体系不是谋求结构性的改变,而是努力成为权力体系的一部分,然后
去巩固它,帮助酝酿下一次革命。18年前的学生们说面对军队我们要保持理智,避免出现
混乱局面。18年后,你们只能坐在屏幕前,理智地劝说别人冷静发言以免帖子被封。真是
一代不如一代了。温良驯服容忍冷漠胆小内向的人们,总是在怨恨积累到临界点之后,以
不可调和的暴力方式来一场革命。于是历史重演,所谓的明君忠臣汉奸买办农民起义洋务
运动又一次登场。尘埃落定后再编制一片纯洁无瑕的处女膜欺骗自己和后代,又一代祖国
的花朵自豪的认为历史这一次真的不同了。当代国人,你们是一群快乐的旅鼠,眼睛只看
到周围的同类,只要跟着大多数的方向跑,就觉得今天是温暖而安全的,即使下一站就是
无边苦海。诸位单程旅途愉快。
就在想自己是不是有问题
但看到某些文字,发觉自己没有问题,而是努力不够
我不能改变谁,但我会宣传这些给我身边的人
转载一篇天涯上的帖子:
作者:骑河楼反修学校 回复日期:2007-6-17 22:56:58
山西的黑奴事件震动很大,很多人很激动。其实,那些8964的人们
当时更有冲动-他们直接就上街了,虽然当时侵害民权的具体事件哪个都没有今天的众多事
件这么触目惊心。18年间,8964开始被人们有意无意地遗忘-如同遗忘中国历史其他丑陋的
部位。可是历史一直在悄悄地计算利息。麻木的国人短视到账本摊在他们面前了,才发现
积欠已久的债务连本带利已经还不上了。国人的目光短到只要不把他们碗里的午饭抢走,
他们就觉得日子可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地一天天挨过去。事实上,如果你容忍别人侵犯自
己看似抽象遥远的权利(比如随便发帖子的权利),那么迟早你会失去最具体最贴身的权
利-比如健康,住房,教育,水,还有孩子的人身安全。当权者贪污挥霍掉的财富,不是所
谓的国家财富,那是你的个人的财产,不过是委托给代理人以便更有效率地改善你个人幸
福-如果一切按照经济学理论运转的话。AT&T垄断的时代,消费者无权选择自己电话的颜色
,所以它被美国人给拆了。中国也有反垄断法,但是国家权力都被垄断的时候,这个法就
是一个冷笑话。你们没有言论自由,不能投票选择(讨厌选举的举字)政府,不能监督权力
,就等于你们亲手给垄断权力颁发了杀人执照-它杀的不是别人只可能是你们自己。短视的
人们面对垄断的权力体系不是谋求结构性的改变,而是努力成为权力体系的一部分,然后
去巩固它,帮助酝酿下一次革命。18年前的学生们说面对军队我们要保持理智,避免出现
混乱局面。18年后,你们只能坐在屏幕前,理智地劝说别人冷静发言以免帖子被封。真是
一代不如一代了。温良驯服容忍冷漠胆小内向的人们,总是在怨恨积累到临界点之后,以
不可调和的暴力方式来一场革命。于是历史重演,所谓的明君忠臣汉奸买办农民起义洋务
运动又一次登场。尘埃落定后再编制一片纯洁无瑕的处女膜欺骗自己和后代,又一代祖国
的花朵自豪的认为历史这一次真的不同了。当代国人,你们是一群快乐的旅鼠,眼睛只看
到周围的同类,只要跟着大多数的方向跑,就觉得今天是温暖而安全的,即使下一站就是
无边苦海。诸位单程旅途愉快。
星期日, 六月 17, 2007
买了几本书
逛了一天的书店,发现自己真的好久没看书了
所以也就有不少收获
两本植物生理学,15块入手,哈哈,当科普读物了
波普尔的《客观知识》 ,其实是想找《研究的逻辑》,结果未遂,至好买这个充数了
在第三级看了第一章,觉得也挺不错的,虽然感觉说服力不够
最贵的一本是布罗代尔的《地中海考古》,犹豫了半天
他不是做史前史和古史的,所以对这本书的学术性有点犹豫
后来觉得看看大师的思路也好,顺便补补西方早期历史,就买了,50¥!
还想买本侯仁之老先生的书,后来觉得应该能和系里的老师要到就没买
同理还有辛德勇的书,好贵,看能不能跟韩老师要,嘿嘿
看了一本从土壤元素入手分析中国古代人口族群变迁的书
复旦历史地理所的博士写的,有点意思
还有一本南京土壤所于革写的古气候模拟,里面有陈星老师的工作
犹豫了一下,没有买,想来我还要选古气候的课,到时老师会推荐很好的英文教材吧
还买了几本技术方面的书。。。
回来一个字:穷。书不好找,更舍不得买
所以也就有不少收获
两本植物生理学,15块入手,哈哈,当科普读物了
波普尔的《客观知识》 ,其实是想找《研究的逻辑》,结果未遂,至好买这个充数了
在第三级看了第一章,觉得也挺不错的,虽然感觉说服力不够
最贵的一本是布罗代尔的《地中海考古》,犹豫了半天
他不是做史前史和古史的,所以对这本书的学术性有点犹豫
后来觉得看看大师的思路也好,顺便补补西方早期历史,就买了,50¥!
还想买本侯仁之老先生的书,后来觉得应该能和系里的老师要到就没买
同理还有辛德勇的书,好贵,看能不能跟韩老师要,嘿嘿
看了一本从土壤元素入手分析中国古代人口族群变迁的书
复旦历史地理所的博士写的,有点意思
还有一本南京土壤所于革写的古气候模拟,里面有陈星老师的工作
犹豫了一下,没有买,想来我还要选古气候的课,到时老师会推荐很好的英文教材吧
还买了几本技术方面的书。。。
回来一个字:穷。书不好找,更舍不得买
星期六, 六月 09, 2007
星期四, 五月 31, 2007
星期六, 五月 12, 2007
重读《科学革命的结构》
最近和人讨论一些研究的方向性问题
谈到了库恩
以前草草看过,很是不认同,所以也是草草而过
但是最近一边做论文一边重读
才感觉出些味道,觉得自己真是无知啊
不过还是不能认同很多观念
库恩没说透,其实所谓范式的转变就是世界观的转变阿
这个东西与我的唯物观有点冲突
需要再思考一下才行,反正现在还是不信他那套!
谈到了库恩
以前草草看过,很是不认同,所以也是草草而过
但是最近一边做论文一边重读
才感觉出些味道,觉得自己真是无知啊
不过还是不能认同很多观念
库恩没说透,其实所谓范式的转变就是世界观的转变阿
这个东西与我的唯物观有点冲突
需要再思考一下才行,反正现在还是不信他那套!
星期一, 五月 07, 2007
地理系在哈佛的灭亡与计量革命zz
地理系在哈佛的灭亡与计量革命
权当是讲故事。JUST FOR FUN.
想当初哈佛的地理是全美历史最悠久的地理系,师资力量也最强,
哈佛的倒下可说是充分反映了地理学界长期以来的固疾:首先地理科学
本质上认识论方法论模糊,天生营养不良,缺乏极具号召力的主题,从
而使地理学日益被排挤出科学的圈子;其次学科内部诸侯林立,又主要
分为人文,自然二帮,且均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内部斗争不断,
结果在内外交困之下,被视为地理界龙头老大的哈佛地理系终于在1948年倒下了。
哈佛地理系灭亡于地理学界特例主义(Exceptionalism,whatever
it is called in Chinese:-)盛行之时。哈特向1939年的“地理学的
性质”一书可说是特例主义的经典,他在回顾了地理学发展历史的基础
上,大量引用赫特纳的观点,并认为地理学的性质在于研究区域差异,
区域的独特性是地理研究的核心。(这本书商务印书馆有中译本)当时
哈佛大学地理系主任Whittlesey时任美国地理界权威学报"Annals of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主编,是他鼓励哈特向完成
了这部著作,并提供了学报的整整两期来连载哈特向的文章(极长,大
家看看中译本的厚度就知道了)。哈特向的文章立即被奉为经典,地理
界的权威们纷纷表态支持,包括哈佛Whittlesey,Berkeley的Sauer等。
认为它彻底的宣告了臭名昭著的“环境决定论”的终结,标志这地理学走向新的时期。
然而这个新时期却是地理学面临死亡的时期。哈佛地理系在
Whittlesey时期之初还是经历了一段辉煌,学科有所扩张,并且把持
着许多领域的领先地位。著名人物包括城市地理学家Edward Ullman,
地貌学家Bowman等。但在这种区域主义的环境下,地理学在以严谨闻
名的哈佛遭到了怀疑。越来越多的人攻击以这种逻辑为基础的地理学
流于表面化和描述化。四十年代哈佛的校长James Conant更是在多种
场合下表示地理学不是一门大学学科
(geography is not a university subject)地理学面临一次
“学术战争”。在这场斗争中,一方面地理学确实有着先天的不足,在
与其他学科的较量中处于不利地位。如Ullman在60年代回忆:“我当时
感到非常孤独,因为我们实在拿不出好的成绩来支持自身。。。没有作
出什么,却要为它而战,实在太难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系
内以Bowman为首的自然,和以Whittlesey为首的人文派的不合。
Whittlesey的专业是历史地理,尤其对法国史颇有造诣,他一直企图让
地理系逐渐走上以人文为主的路子,因此引起了地貌学出身的Bowman的
反感。Bowman认为Whittlesey的人文地理是非科学的,纯描述性的,
Whittlesey的政策只会把地理学“推向二级学科”。(和我们系何其相
象!想想人文地理和海洋室的关系)结果在与外部的斗争中Bowman很少
给予Whittlesey多少支持。四十年代的哈佛地理可说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还有一个有趣的插曲:Whittlesey是个同性恋,而他利用自己的权
势将与其关系暧昧的人调至哈佛,此举遭到了同行的反感,也成为许多
反地理学人士的借口,直接导致了Whittlesey声望的下降。此时地理
系唯一有威慑力的权威就是时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的Bowman,但是由于对
Whittlesey的厌恶,他一直没有站出来为自己的系说话。于是在悲剧
的1948年,哈佛地理系的敌人以各种借口终于取的了胜利,校董会上宣
布了地理系的解散。
哈佛地理的倒下立即在地理界引起了震动。要知道即使是在它最后
的几年,哈佛地理系仍然是领域内的权威,从地理界的眼光来看,绝对
是一流的强系。它的衰亡,说明了地理学面临着被科学界清扫出门的危
机。正如简。戈特曼所说,“简直是一场可怕的冲击,美国地理学界永
远也不可能完全从中恢复过来”。
这场危机至少反映了两点:一是哈特向派的先天不足,二是地理学
内部的不和。但哈特向派此时仍然把持着领域内的要职,权威们顽固的
坚持既有观点,新生的一代则陷如了悲观失望与迷惑之中。与此同时地
理系在各大学的地位不断下降,本来就有很多人对地理学看不顺眼,许
多学校大有效法哈佛之意,不少地理学者纷纷另谋出路。
第一个站出来攻击一手遮天的哈特向的是U.of Iowa的Schaefer教
授。据说1953年哈特向曾到U.of Iowa讲授地理学思想,期间还和
Schaefer友好的讨论过关于方法论的一些问题,但没想到几个月后
Schaefer就在地理界的最高刊物Annals of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上发表了著名的“Exceptionalism in Geography"
一文,揭开了计量革命的帷幕。文中Schaefer尖锐的批判了哈特向
”地理学的性质“一书,指出哈特向不加批判的继承了康德,赫特纳的
描述传统,错误的认为地理学和历史一样,是一门与其他所有学科都有
所不同的特殊科学,而特殊性就体现在描述不同区域的独特性。
Schaefer称这种论调为地理学中的”特例主义“
(Exceptionalism), 它最终将导致地理学的非科学化。同时
Schaefer将逻辑实证主义和科学方法论的概念引入了地理,认为地理
学的本质和所有科学一样,在于寻找客观规律,而知识的建立必须从
经验中来,在实践中验证。他提到了Christaller等的工作,认为意
义非凡,将许多当时的权威如哈特向,Sauer等都批判了一翻,并影
射他们的思想是地理学走向没落的罪魁祸首。戏剧性的是,Schaefer
在他的文章发表前突然去世,文章的最后修改是其好友,U.of Iowa
哲学系的实证主义哲学家Bergman带为完成的。
Schaefer的文章立即引起悍然大波。估计哈特向感到被人背后
捅了一刀,所以特别气忿,立即致函包括Annals主编,编委的各大权
威,认为Schaefer的文章是“对学科的犯罪”,必须“struggle
against"。凭借他如日中天的声望,学术界立马一片打杀之声。据说
Schaefer死后地理界的许多同僚都拒绝为之作悼词。
但地理在各大学面临灭亡的现实使得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代
从Schaefer偏激的文章中找到了希望,从而开始了哈特向阵营和以年
轻一代地理学家为主的Schaefer阵营的大辨论。1953-1960期间哈特
向发表了许多为他的The nature of geography辩论的文章,但最终
计量派取得了胜利。原因很简单,计量化使的地理系在许多领域获得
了新生,就好象地海系要改名为城资系一样。不可否认它让许多学校
的地理系摆脱了如哈佛地理一般灭亡的命运,如Berkeley,Wisconsin,
Washington等的地理系都得到了保留,而且一些新生的力量迅速壮大,
如Ohio State,Penn State都是在此时崛起的。(PSU,OSU是计量革
命的两个基地,David Harvey在写成“地理学中的解释”一书前曾有
五年时间在PSU讲授计量方法,而OSU更是出版了Theoretical
geography的journal专门宣传计量地理。现在叫Geographical
Analysis,资料室有)。前权威们许多都在郁郁寡欢之中度过晚年。
如Sauer(main figure of Berkeley School of cultural
geography)最后承认他"in the wrong direction"。哈特向则比
较顽固,但他利用权威对死后的Schaefer采取的不公正诋毁让人反感,
最后遭到了新生派们无情的冷落。从后来计量学派的权威如邦奇
(著有 理论地理学 一书,图书馆有中译本)与之的通信来看,信中充
满了不屑与嘲讽。简直是悲剧。Schaefer最终被奉为计量革命的英雄。
甭管后来如何,从个人的观点来说,计量革命至少救了地理学一命。
尽管当时在科学哲学中实证主义已经逐渐过时,但地理界的迫切需要仍
使它宣起了一次革命,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虽然早已有人提出相关理
论,但计量革命却没有发生在更早的时期。而且从地理学的现实状况来
看,人文地理比自然地理更加迫切需要学科的承认与尊重。自然地理学
者一般都可以在其他领域找到落脚点,而且同样出色,而对于人文地理
学者来说,不退化为一个二流学者的唯一方法便是守卫住一个强大的地
理学科。这也是为什么地理史上所有的学科保卫战,人文地理学都不遗
余力,而自然地理学者者反应相对冷淡:换个窝就是了。Schaefer认为
地理学的精华在于系统化的人文地理,虽有失偏激,仍有些道理。否则
地理学的确没有作为一个学科存在下去的价值。
计量革命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尽管后来有这样那样的批评,尽管
Harvey在其后的研究中推翻了自几“Explanation in geography"中
的论点,但这本书至今仍然是美国地理系的必读教材,人们仍然称之为
“革命”或“进化”(evolution),其后的批评只是人本主义的“反思”。
因为关键时候是它拯救了地理。尽管只是暂时的。
地理学一直都需要为自己的正名而斗争。80年代类似的危机再次
出现,经济不景气导致各大学研究经费紧缩,地理系再次成为冲击对
象。地理学迫切需要某些新的改变。而与上一次危机相反,这一次的
改变是以一个崭新的地理系的崛起为标志,即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故事先到此为止,欢迎大家补充!
权当是讲故事。JUST FOR FUN.
想当初哈佛的地理是全美历史最悠久的地理系,师资力量也最强,
哈佛的倒下可说是充分反映了地理学界长期以来的固疾:首先地理科学
本质上认识论方法论模糊,天生营养不良,缺乏极具号召力的主题,从
而使地理学日益被排挤出科学的圈子;其次学科内部诸侯林立,又主要
分为人文,自然二帮,且均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内部斗争不断,
结果在内外交困之下,被视为地理界龙头老大的哈佛地理系终于在1948年倒下了。
哈佛地理系灭亡于地理学界特例主义(Exceptionalism,whatever
it is called in Chinese:-)盛行之时。哈特向1939年的“地理学的
性质”一书可说是特例主义的经典,他在回顾了地理学发展历史的基础
上,大量引用赫特纳的观点,并认为地理学的性质在于研究区域差异,
区域的独特性是地理研究的核心。(这本书商务印书馆有中译本)当时
哈佛大学地理系主任Whittlesey时任美国地理界权威学报"Annals of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主编,是他鼓励哈特向完成
了这部著作,并提供了学报的整整两期来连载哈特向的文章(极长,大
家看看中译本的厚度就知道了)。哈特向的文章立即被奉为经典,地理
界的权威们纷纷表态支持,包括哈佛Whittlesey,Berkeley的Sauer等。
认为它彻底的宣告了臭名昭著的“环境决定论”的终结,标志这地理学走向新的时期。
然而这个新时期却是地理学面临死亡的时期。哈佛地理系在
Whittlesey时期之初还是经历了一段辉煌,学科有所扩张,并且把持
着许多领域的领先地位。著名人物包括城市地理学家Edward Ullman,
地貌学家Bowman等。但在这种区域主义的环境下,地理学在以严谨闻
名的哈佛遭到了怀疑。越来越多的人攻击以这种逻辑为基础的地理学
流于表面化和描述化。四十年代哈佛的校长James Conant更是在多种
场合下表示地理学不是一门大学学科
(geography is not a university subject)地理学面临一次
“学术战争”。在这场斗争中,一方面地理学确实有着先天的不足,在
与其他学科的较量中处于不利地位。如Ullman在60年代回忆:“我当时
感到非常孤独,因为我们实在拿不出好的成绩来支持自身。。。没有作
出什么,却要为它而战,实在太难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系
内以Bowman为首的自然,和以Whittlesey为首的人文派的不合。
Whittlesey的专业是历史地理,尤其对法国史颇有造诣,他一直企图让
地理系逐渐走上以人文为主的路子,因此引起了地貌学出身的Bowman的
反感。Bowman认为Whittlesey的人文地理是非科学的,纯描述性的,
Whittlesey的政策只会把地理学“推向二级学科”。(和我们系何其相
象!想想人文地理和海洋室的关系)结果在与外部的斗争中Bowman很少
给予Whittlesey多少支持。四十年代的哈佛地理可说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还有一个有趣的插曲:Whittlesey是个同性恋,而他利用自己的权
势将与其关系暧昧的人调至哈佛,此举遭到了同行的反感,也成为许多
反地理学人士的借口,直接导致了Whittlesey声望的下降。此时地理
系唯一有威慑力的权威就是时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的Bowman,但是由于对
Whittlesey的厌恶,他一直没有站出来为自己的系说话。于是在悲剧
的1948年,哈佛地理系的敌人以各种借口终于取的了胜利,校董会上宣
布了地理系的解散。
哈佛地理的倒下立即在地理界引起了震动。要知道即使是在它最后
的几年,哈佛地理系仍然是领域内的权威,从地理界的眼光来看,绝对
是一流的强系。它的衰亡,说明了地理学面临着被科学界清扫出门的危
机。正如简。戈特曼所说,“简直是一场可怕的冲击,美国地理学界永
远也不可能完全从中恢复过来”。
这场危机至少反映了两点:一是哈特向派的先天不足,二是地理学
内部的不和。但哈特向派此时仍然把持着领域内的要职,权威们顽固的
坚持既有观点,新生的一代则陷如了悲观失望与迷惑之中。与此同时地
理系在各大学的地位不断下降,本来就有很多人对地理学看不顺眼,许
多学校大有效法哈佛之意,不少地理学者纷纷另谋出路。
第一个站出来攻击一手遮天的哈特向的是U.of Iowa的Schaefer教
授。据说1953年哈特向曾到U.of Iowa讲授地理学思想,期间还和
Schaefer友好的讨论过关于方法论的一些问题,但没想到几个月后
Schaefer就在地理界的最高刊物Annals of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上发表了著名的“Exceptionalism in Geography"
一文,揭开了计量革命的帷幕。文中Schaefer尖锐的批判了哈特向
”地理学的性质“一书,指出哈特向不加批判的继承了康德,赫特纳的
描述传统,错误的认为地理学和历史一样,是一门与其他所有学科都有
所不同的特殊科学,而特殊性就体现在描述不同区域的独特性。
Schaefer称这种论调为地理学中的”特例主义“
(Exceptionalism), 它最终将导致地理学的非科学化。同时
Schaefer将逻辑实证主义和科学方法论的概念引入了地理,认为地理
学的本质和所有科学一样,在于寻找客观规律,而知识的建立必须从
经验中来,在实践中验证。他提到了Christaller等的工作,认为意
义非凡,将许多当时的权威如哈特向,Sauer等都批判了一翻,并影
射他们的思想是地理学走向没落的罪魁祸首。戏剧性的是,Schaefer
在他的文章发表前突然去世,文章的最后修改是其好友,U.of Iowa
哲学系的实证主义哲学家Bergman带为完成的。
Schaefer的文章立即引起悍然大波。估计哈特向感到被人背后
捅了一刀,所以特别气忿,立即致函包括Annals主编,编委的各大权
威,认为Schaefer的文章是“对学科的犯罪”,必须“struggle
against"。凭借他如日中天的声望,学术界立马一片打杀之声。据说
Schaefer死后地理界的许多同僚都拒绝为之作悼词。
但地理在各大学面临灭亡的现实使得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代
从Schaefer偏激的文章中找到了希望,从而开始了哈特向阵营和以年
轻一代地理学家为主的Schaefer阵营的大辨论。1953-1960期间哈特
向发表了许多为他的The nature of geography辩论的文章,但最终
计量派取得了胜利。原因很简单,计量化使的地理系在许多领域获得
了新生,就好象地海系要改名为城资系一样。不可否认它让许多学校
的地理系摆脱了如哈佛地理一般灭亡的命运,如Berkeley,Wisconsin,
Washington等的地理系都得到了保留,而且一些新生的力量迅速壮大,
如Ohio State,Penn State都是在此时崛起的。(PSU,OSU是计量革
命的两个基地,David Harvey在写成“地理学中的解释”一书前曾有
五年时间在PSU讲授计量方法,而OSU更是出版了Theoretical
geography的journal专门宣传计量地理。现在叫Geographical
Analysis,资料室有)。前权威们许多都在郁郁寡欢之中度过晚年。
如Sauer(main figure of Berkeley School of cultural
geography)最后承认他"in the wrong direction"。哈特向则比
较顽固,但他利用权威对死后的Schaefer采取的不公正诋毁让人反感,
最后遭到了新生派们无情的冷落。从后来计量学派的权威如邦奇
(著有 理论地理学 一书,图书馆有中译本)与之的通信来看,信中充
满了不屑与嘲讽。简直是悲剧。Schaefer最终被奉为计量革命的英雄。
甭管后来如何,从个人的观点来说,计量革命至少救了地理学一命。
尽管当时在科学哲学中实证主义已经逐渐过时,但地理界的迫切需要仍
使它宣起了一次革命,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虽然早已有人提出相关理
论,但计量革命却没有发生在更早的时期。而且从地理学的现实状况来
看,人文地理比自然地理更加迫切需要学科的承认与尊重。自然地理学
者一般都可以在其他领域找到落脚点,而且同样出色,而对于人文地理
学者来说,不退化为一个二流学者的唯一方法便是守卫住一个强大的地
理学科。这也是为什么地理史上所有的学科保卫战,人文地理学都不遗
余力,而自然地理学者者反应相对冷淡:换个窝就是了。Schaefer认为
地理学的精华在于系统化的人文地理,虽有失偏激,仍有些道理。否则
地理学的确没有作为一个学科存在下去的价值。
计量革命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尽管后来有这样那样的批评,尽管
Harvey在其后的研究中推翻了自几“Explanation in geography"中
的论点,但这本书至今仍然是美国地理系的必读教材,人们仍然称之为
“革命”或“进化”(evolution),其后的批评只是人本主义的“反思”。
因为关键时候是它拯救了地理。尽管只是暂时的。
地理学一直都需要为自己的正名而斗争。80年代类似的危机再次
出现,经济不景气导致各大学研究经费紧缩,地理系再次成为冲击对
象。地理学迫切需要某些新的改变。而与上一次危机相反,这一次的
改变是以一个崭新的地理系的崛起为标志,即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故事先到此为止,欢迎大家补充!
星期六, 四月 07, 2007
南京旅游建议
在未名bbs上写的
在南京居住过一段时间,基本的景点都走过
梅花山已经过了花季,如果不是瞻仰先烈的话雨花台也不用去,比较远
夫子庙大部分地区都是市场,尝尝吃的就好,倒是瞻园很不错
算是南京园林的代表了,还可以复习一下太平天国的历史
甘熙故居还算可以,但比之苏南那些还是太局促了,可能是在城里的原因吧
推荐一个步行路线,到南京市政府,这里原来是民国考试院
然后步行向西,有地质所的古生物馆,下面有个古鸡鸣隶的牌子
上鸡鸣寺,可以尝尝素斋,
然后出解放门,沿着玄武湖北岸绕城墙走,也可以上城墙,
台城,湖水,寺塔尽入眼帘
凑近城墙,读一下城砖上那些洪武年的文字
另外再推荐一个骑车线路,就是沿着中山东路,
一路的民国梧桐树荫,很适合骑车
路边有总统府,梅园新村,
过了汉西门就是明时的内城,有明故宫(午朝门),第二档案馆,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也推荐一下,良渚玉器,云锦等等
从中山门出城,四方城,石像生,孝陵,中山陵,灵谷寺
此外南京的大学也值得一游,东南大学是原来的中央大学旧址,有如清华
其西就是南京大学,是教会金陵大学旧址,风格类似北大,但过于紧凑了些
喜欢历史文学的,还可以去看看南唐二主陵,壁画和雕塑都不错就是远了点
还有很多地方的,比如民国的政府建筑,北京西路的别墅区,关键是你识得不
想南京了,有时间再写
在南京居住过一段时间,基本的景点都走过
梅花山已经过了花季,如果不是瞻仰先烈的话雨花台也不用去,比较远
夫子庙大部分地区都是市场,尝尝吃的就好,倒是瞻园很不错
算是南京园林的代表了,还可以复习一下太平天国的历史
甘熙故居还算可以,但比之苏南那些还是太局促了,可能是在城里的原因吧
推荐一个步行路线,到南京市政府,这里原来是民国考试院
然后步行向西,有地质所的古生物馆,下面有个古鸡鸣隶的牌子
上鸡鸣寺,可以尝尝素斋,
然后出解放门,沿着玄武湖北岸绕城墙走,也可以上城墙,
台城,湖水,寺塔尽入眼帘
凑近城墙,读一下城砖上那些洪武年的文字
另外再推荐一个骑车线路,就是沿着中山东路,
一路的民国梧桐树荫,很适合骑车
路边有总统府,梅园新村,
过了汉西门就是明时的内城,有明故宫(午朝门),第二档案馆,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也推荐一下,良渚玉器,云锦等等
从中山门出城,四方城,石像生,孝陵,中山陵,灵谷寺
此外南京的大学也值得一游,东南大学是原来的中央大学旧址,有如清华
其西就是南京大学,是教会金陵大学旧址,风格类似北大,但过于紧凑了些
喜欢历史文学的,还可以去看看南唐二主陵,壁画和雕塑都不错就是远了点
还有很多地方的,比如民国的政府建筑,北京西路的别墅区,关键是你识得不
想南京了,有时间再写
星期五, 二月 23, 2007
订阅:
博文 (Atom)